華語網(wǎng) > 現(xiàn)代文閱讀 > 閱讀世界 > 休閑閱讀 > 正文

第三十一品  知見不生分

作者:經(jīng)典名著 文章來源:會員整理

【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說義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何以故。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見不是見

【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說義不。】

佛講到這里,先問須菩提,假使有一個人說,佛說的,人見、我見、眾生見、壽者見,對不對?佛經(jīng)上都講四相,這里又轉(zhuǎn)一個方向,提出來的不是“相”,而是“見”!跋唷本褪乾F(xiàn)象。“見”是自己的思想見解,是屬于精神領域。所謂見解,就是現(xiàn)在新觀念所謂的觀點,都屬于見。所以禪宗的悟道叫做見地,要見到道,不是眼睛看見啊!楞嚴經(jīng)上講見道之見,有四句話:

“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

你看這個佛經(jīng),討厭吧!都是什么見呀見的。第一個見,我們眼睛看見的見,心與眼看見。第二個是見道的見,換句話說,第一個見是所見之見,第二個是能見之見。我們眼睛看東西,這是所見,這是現(xiàn)象。所見回過來,自己能夠見道,明心見性那個見,不是所見之見,不是眼睛能夠看見一個現(xiàn)象,或者看見一個境界,那不是道!

所以“見見之時”,自己回轉(zhuǎn)來看到見道之見,明心見性那個見的時候,“見非是見”。這個能見,見道的見,不是眼睛看東西所見的見,故說“見非是見”。那么能見道的見,難道還有一個境界嗎?“見猶離見”。當眼睛也不看,耳朵也不聽,一切皆空以后,說我見道了,有一個見存在,還是所見,這個見還是要拿掉,見猶離見,還要拿掉,空還要空下來!耙姴荒芗啊保嬲餍囊娦缘囊,不是眼睛看見的見,不是心眼上有個所及,能見的見。說了一大堆的見,多么難懂啊!

告訴我們明心見性之見,可不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青蛙撲咚一聲跳進水……要一切見無所見,一切山河大地,宇宙萬有,都虛空粉碎,大地平沉,那可以談禪宗了,明心見性有點影子了。記著!還只是一點影子。

楞嚴經(jīng)上也有幾句很重要的話:“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盤!敝c見,后來是佛學一個專有名稱,知就是知道,把佛經(jīng)道理都懂了的這個知。見,也看到過這個現(xiàn)象、境界,就是知見。道理懂了,你去修行打坐,坐起來一切皆空,可是有知性,也知道自己坐在那里很清凈。但是有一個清凈在就不對了,“知見立知,即無明本”,就是無明的根本。有一個清凈就會有一個不清凈的力量含藏在里面,就有煩惱的力量在了,所以知見立知,即無明本。要“知見無見”,最后見到空,“斯即涅盤”,可以達到見的邊緣了。

知即無明本

從前有好幾位大法師就是看經(jīng)典走禪宗的路線,后來就悟道了。所以學禪不一定是打坐參禪,不一定要打坐參公案、參話頭。宋朝溫州瑞鹿寺有一位遇安禪師,天天看佛經(jīng)念佛。他看到前面這一段,忽然心血來潮,把原來的句子“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盤。”改了標點,變成“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盤。”自己因而大徹大悟。后來他自稱“破楞嚴”,改了圈點破開來讀以后,自己忽然開悟了,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知見立”,有知有見,有個清凈有個覺性,“知即無明本”,這一知,本身就是無明本,就是煩惱!爸姛o”,一切皆空,理也空,念也空,空也空,“見斯即涅盤”,見到這個就是悟道了。這是他悟了道,自己楞嚴破句,就懂進去了。

現(xiàn)在我們說明了這個道理,說了半天,不要把話轉(zhuǎn)開了,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金剛經(jīng)前面都提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中間也提過,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見,不能見如來。到這里,忽然一轉(zhuǎn),提出“見”,不提出相。相是相,茶杯是現(xiàn)象,毛巾是現(xiàn)象,書本也是現(xiàn)象,我也是現(xiàn)象,他也是現(xiàn)象,你也是現(xiàn)象,山河大地一切房子都是現(xiàn)象,連虛空也是現(xiàn)象,清凈也是現(xiàn)象,睡覺也是相,作夢也是相,醒了也是象,一切現(xiàn)象都是生滅變化。

所以有些人天天打坐,問他好嗎?好啊!好清凈。著相!著清凈之相。相不是道,道不在相中。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盤。你要立一個清凈是道,再加上背上督脈通了,前面任脈通了,拿水龍頭一開灌進去,都通了,那不是成道,那都是著相。一著相,知見立,知即無明本;要知見無,見斯即涅盤。

所以現(xiàn)在告訴你知見之見是什么?他告訴須菩提,假使有人說,我提出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你說說看,那人了解我所說的意思沒有?他這個人還算真正學佛,懂了佛法嗎?

【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

須菩提說,那不對的,這個人雖然學佛,根本不通啊,不懂佛法的道理。
【何以故。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那么佛也跟著說,你現(xiàn)在提出來一個假定的問題問我,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見道之見,這只是一個講話上的方便;假設有這么一個見處,一個明心見性,見道之見,那也只是一個表達的方法而已,一個揭穿真義的名辭而已。實際上啊,明,無可明處;見,無可見處,所以叫做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如是知見

【須菩提。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佛告訴須菩提最后的結(jié)論,你要注意啊!真正學大乘佛法,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想求得大徹大悟的人,于一切法,包括世間法,出世間法,應“如是知”,要了解知道金剛經(jīng)這些一層一層的道理!叭缡且姟保羞@樣一個見解,所以有知有見。

知見兩個字,再加一個說明,一切大小乘的佛法,尤其是小乘的佛法,是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五個次序。按次序來修行,先守戒,再修定,再由定發(fā)慧悟道。真的悟道了,解脫一切苦厄,但是解脫的最高程度,仍是物質(zhì)世間一切的束縛。當這些欲界、色界一切的煩惱、情感都解脫光了以后,還有個東西就是心性的所知所見,這個知與見仍要解脫,最后要徹底的空。剛才舉出來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盤;這里也講,發(fā)大乘心,想由凡夫修道而成佛,應該對一切法,“如是知,如是見”。

如是怎么知?怎么見呢?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那么所謂外道者,即非外道,是名外道;所謂魔鬼者,即非魔鬼,是名魔鬼;所謂我者即非我,是名我。就是這一套!“一切”,整個歸納起來,空有都不住,無住、無著,所以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

你理解了,也見到了這個道理,“如是信解”,理性上清楚了,才是不迷信。如果佛法的教理都沒有弄清楚,情緒化跑來學佛參禪,全體是迷信!所以把知見搞清楚了,如是信,才是正信。如是解,正信以后,由這樣去理解它,這才是理性的。學佛修道是理性的,不是情感的,不是盲目的迷信,是理性的如是信解。

我們自己的法相

為什么說“不生法相”?為什么不說不“用”法相,或者不“住”法相,不“著”法相,不“落”法相呢?這些字都不用,而用不“生”法相,這是有區(qū)別的。

首先我們要了解什么叫法相?一切的現(xiàn)象、觀念都是現(xiàn)象,是意識思想構(gòu)成的一個形態(tài)。每個人意識里都有自己一個構(gòu)想,幻想;幻想久了,變成牢不可破的一個典型,自己就把它抓得牢牢的。這個就是意識思想境界里的形態(tài),在佛學名辭里叫做法。法包括了一切事,一切理,一切物,一切思想觀念。

譬如大家認為大徹大悟,一片光明,都在清凈光明中,在一般人心目中,下意識已經(jīng)構(gòu)成一個形態(tài),認為悟了道打起坐來,大概內(nèi)外一片光,連電力公司的發(fā)電機都可以不要了。把光明看成電燈光、太陽光、月亮光那樣,下意識的構(gòu)成法相,構(gòu)成一個形態(tài)在那里。

又譬如說,悟道以后,大概什么都不要,什么也都不相干,一切一切都不管,跑到古廟深山,孤零零的坐在那里,就以為成佛了。如果成了這樣的佛的話,世上多成一千個佛對我們也沒有關系;山里早有的是佛,許多石頭、泥巴擺在那里,從開天辟地到現(xiàn)在,都可以叫做佛。反正它們對一切事物,一切出世入世的一概不理。換句話說,那是絕對的自我,看起來很解脫,一切事物不著,實際上是自我,為了自我而已!認為我要這樣,因為他下意識的意識形態(tài)有了這個法相。

一般人打坐入定什么都不知道了,那不是佛法,那是你的意識形態(tài),是你造作了這個法相。乃至于說一切空了就是佛,空也是個法相,是個現(xiàn)象。有些人任督二脈打通了,奇經(jīng)八脈打通了,河車大轉(zhuǎn),也都是法相。我經(jīng)常問:你轉(zhuǎn)河車,轉(zhuǎn)到什么時候啊?不要把自己轉(zhuǎn)昏了頭。你轉(zhuǎn)轉(zhuǎn)……總有不轉(zhuǎn)的時候吧?轉(zhuǎn)到什么時候才不轉(zhuǎn)呢?任督二脈打通了,通到那里去呢?通到陰溝里去嗎?還是通到電力公司?還是通到上帝菩薩那里?你都要搞清楚!可是我們許多人,不知不覺的都落在自我的法相里了。自我意識形成一個道的觀念,一個道的樣子,一個道的模型。

由此我們就明白,為什么世界上的宗教,因民族不同國家不同,所畫的天堂也都不同。我們的天堂是穿大袍子古代帝王相的人,一切房子都是中國古時候的。西方人的天堂是洋房,他的神和上帝也是高鼻子藍眼睛;阿拉伯人畫的另有不同。所以說,天堂是根據(jù)自己的心理形態(tài)構(gòu)成的,誰能去證明呢?這些都是自己心理下意識構(gòu)成的法相。

佛法唯識宗也稱為法相宗,法相宗是先從現(xiàn)象界開始分析研究,現(xiàn)象界也就是世間一切事,所謂的一切法;最后研究到心理狀態(tài),研究到心性的本來,以至于證到整個宇宙。也就是說,法相宗從現(xiàn)有的人生,現(xiàn)有的世界的相,加以分析,歸之于心,然后反回到形而上的本體。如果套一句佛學的名辭來講,這是從自己的身心入手,進而打破了身心,證到形而上的本體。

華嚴宗不同于法相宗,是先從形而上的宇宙觀開始,從大而無比的宇宙,慢慢收縮,最后會之于心,是使你由本體而了解自己。普通的佛學,是由你自己而了解了本體,這是兩個不同的教育方法,我們必須要弄清楚。這些不同的路線不同的方法,佛學的名辭就叫做法相,一切法相。

現(xiàn)在金剛經(jīng)快要結(jié)束了,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非常嚴重的道理,佛告訴須菩提,你想證得無上菩提大徹大悟而成佛,你應該這個樣子知道,應該這樣去看清楚,理解清楚,應該這樣子相信,這樣去理解。怎么理解呢?一句話,“不生法相”,你心里不要造作一個東西,你的下意識中,不要生出來一個佛的樣子。每個人心里所理解的佛,所理解的道,所理解清凈涅盤的境界,都各不相同,為什么不同呢?是你唯心所造,你自己生出來的,是此心所生。

所以你不要自生法相,不要再去找,不要構(gòu)成一個自我意識的觀念。譬如我們上同樣一個課,一百個同學中,各人理解的深淺程度都不相同,因為每人心里自生法相,自己構(gòu)成一個現(xiàn)象,都非究竟。這就是佛經(jīng)上說,眾盲摸象,各執(zhí)一端的道理。盡管瞎子摸象,各執(zhí)一端,可是摸的那一端,也都是象的部分,并沒有錯。只能夠說,每人抓到一點,合起來才是整個的象。要想完全了解整個大象的話,佛告訴我們的是“不生法相”,一切不著。下面,佛又推翻了。

我要過去  你過來

【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佛經(jīng)所說的法相,根本就不是法相,所以叫做法相。這個話在金剛經(jīng)上常說。道理在那里?那些都是教育上的方法。等于過河的船,目的是使你過河,已經(jīng)過了河就不要把船背著走,要趕緊把船丟下,走自己的路。

佛經(jīng)三藏十二部,各種各樣的說法,有時候說空,有時候說有,有時候說非空非有,有時候又說即空即有,究竟那一樣對呢?那一樣都對都不對,要你自己不生法相。

講一個法相,包括了各種現(xiàn)象,譬如唯識宗,除了把心的部分分成八個識來講外,再把心理活動的現(xiàn)象,綱領原則性加以歸納,成為一百個法。如果詳細分析起來,當然不止一百個;可是后世一般人研究唯識,就鉆進去爬不出來了。這些人鉆到什么境界里頭了呢?鉆到“有”,鉆到一切法“勝義有”的法相里去了。就像龍樹菩薩講般若拿空來比方,與法相唯識宗的教育方法不同,可是一般人研究般若,又落到“空”的法相里去了。所以說,任何法相都不能住,都不是。

佛最后告訴我們,所謂法相,“即非法相”,那只是講話的方便,機會的方便,教育上的方便,目的是使你懂得。如果這樣不懂,他換另一個方法,總是想辦法使我們懂得。可是后世的人,把他的教育方法記錄下來以后,死死抓住他說過的那個空,或拚命抓個有,永遠搞不清楚。事實上佛交代得很清楚,一切不落法相。不落法相以后,大家反而都說金剛經(jīng)是說空的,前面我們已經(jīng)說過,金剛經(jīng)沒有任何重點是教我們觀空,金剛經(jīng)都是遮法,擋住你不正確的說法,至于正確的是個什么東西,要你自己去找。

記得金剛經(jīng)開始的時候,我曾經(jīng)提到過禪宗的兩個公案,一個是兒子跟父親學小偷,對不對?還有一個是坐牢的那個公案,現(xiàn)在再說一個禪宗故事。有一個年輕人出家學佛求道,想要開悟,跟著師父幾十年。這位師父總是對他非常嚴厲,生活、行為都管得非常嚴。但是一問到佛法,師父總不肯說。這個人就像我們現(xiàn)在青年人學佛一樣,好像找到一位老師,馬上就有妙訣告訴他,傳你一個咒子羅,或者傳你一個方法,今天一打坐,明天就會飛了,就成佛了;自己意識中構(gòu)成了這樣一個法相。這個人的心理也是如此?墒沁@個師父呢,問到他真正佛法時,就說:你自己參去!自己研究去!

他自己暗想,十二三歲出家,天天求佛道,搞了幾十年,這個老師嘛!是天下有名的大老師,是有道之士,跟著他卻辛苦的要命,佛法也沒有傳給他一點,心中真煩惱。有一天他想了一個辦法,帶了一把小刀上山,師父快要走這一條小路回來了,小路只能走一個人,他就站在路口等師父回來。那天下雨,山上路滑難走,他看見師父低著頭,慢慢走到了。其實他師父大概早知道這家伙在那里,他以為師父不知道,看到師父過來了,就一把抓住師父說:“師父啊,我告訴你,我?guī)资昵蠓ǎ悴豢细嬖V我,今天我不要命了。”說著就把刀拿出來,“你再不告訴我佛法的話,師父啊,我要殺了你!边@個師父很從容,手里還拿把雨傘,看他這個樣子,就用手一把抓住他拿刀的手說:“喂,路很窄,我要過去,你過來!睅煾赴阉^來,自己就過去了。他聽到“我要過去,你過來”就忽然大徹大悟了。

我們大家參參看,“我要過去,你過來”,這一句話他就悟道了,這個理由在什么地方?這個就是所謂禪宗公案,F(xiàn)在大家很難找出答案,我說的也不是真的答案,只能打個比方給你聽:我們大家學佛最困難,心中的煩惱,身體上的感覺,坐起來腿發(fā)麻,不坐時心里煩惱不斷;很想求到清凈,清凈永遠求不到。煩惱不斷,自己問自己怎么辦?你自己里面的師父一定告訴你:“我要過去,你過來!”煩惱跑過了就是清凈,過去心不可得,現(xiàn)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不生法相,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那么簡單。所以說,我要過去,你過來,這一條路根本是通的,煩惱即是菩提,那里有個煩惱永遠停留在心中呢!你要是去想辦法把煩惱空掉,求個清凈,你不就是那個師父跟徒弟永遠堵在路上,走不過來了嗎?

你看人家的教育法很簡單,我要過去,你過來,也不理刀,也不理徒弟,這個徒弟就清楚了,就悟道了。可見他平常都在自生法相,都是著了一個佛的觀念,著了一個道的觀念。人生最怕是著魔,實際上,你學了佛法,學了道,把道跟佛法捆起來,你正是著魔了;著了佛魔,著了道魔,著了功夫魔,著了清凈魔。

清凈也是魔!所以禪宗祖師有幾句話:“起心動念是天魔”,什么是天魔?是你的起心動念而已,你自己生的法相。“不起心動念是陰魔”,大家注意!很多人都落在這個魔境,光想打起坐來什么都不知道,以為什么都不知道是入定,那個是不起心動念,不起心動念落在五陰境界,是陰魔。“倒起不起是煩惱魔”,有時候好像很清凈,你覺得很清凈嗎?有時候又覺得心里頭好像有一點游絲雜念,可是也不要緊,可是也迷迷糊糊,這個就是倒起不起煩惱魔,無明之魔。說什么走火入魔!魔從那里來?魔完全是自心所造,沒有其它的東西!捌鹦膭幽钍翘炷А2黄鹦膭幽钍顷幠。倒起不起是煩惱魔!比绱硕选

佛學把魔境分析得很清楚,禪宗的大師們是用歸納的方法,非常簡單扼要告訴你。實際上,這些心理的狀況,這些境界,都是自生法相。由此更進一步說,我們佛學越學多了,唯識研究到最后,佛經(jīng)三藏十二部都學了,你越學的多,越被法相的繩子捆得緊,都是著了法相。所以在快要作結(jié)論的時候,佛告訴我們,不生法相才是最究竟。我們給它的結(jié)論偈子:

第三十一品偈頌

  九霄鶴唳響無痕  泣血杜鵑落盡魂

  譜到獅弦聲斷續(xù)  為誰辛苦唱荒村

這是一個感想,在座的人,要是到過西北和中國的高山,或到過青城山峨嵋山,可能會聽到白鶴的叫聲。中國文字很妙,雞叫是啼,鳥叫是鳴,虎叫是嘯,表示不同的聲音形態(tài);白鶴叫稱為鶴唳。白鶴是在高空叫的,聲音像打鑼一樣,傳得很遠,所以這個鳥與其他的鳥特別不同。

“九霄鶴唳響無痕”,就是說,佛的說法像九重天上的白鶴,叫聲響徹云霄,要叫醒世界上所有人的迷夢。但是,我們有沒有被他叫醒呢?世界上許多人是叫不醒的,想一想真夠傷心。結(jié)果千里迢迢去學佛,不論在家出家,都變成杜鵑鳥一樣。

“泣血杜鵑落盡魂”,據(jù)說杜鵑是上古一個因亡國而傷心到極點的帝子,因為天天哭,后來他的精魂變成杜鵑鳥,還在哭,哭到最后眼睛流血,滴在泥土上變成現(xiàn)在的杜鵑花。杜鵑另有很多的名字,也叫杜宇,也叫帝子,就是蜀國皇帝的兒子。我們后世學佛學道的都是杜鵑,拋家棄子專心學佛,到最后,道的影子都沒有看到,只怪自己沒有遇到明師,沒有碰到佛,沒有得到法。其實佛法是最平凡,最簡單,佛在金剛經(jīng)上都說完了。

“譜到獅弦聲斷續(xù)”,金剛經(jīng)等于獅子之弦,用獅子身上的筋作弦的琴,它發(fā)出的琴聲,百獸聽到都會頭痛,再重一點,百獸聽到腦子都裂了,因為獅子是百獸之王。佛說的法是哲學里的哲學,經(jīng)典里的經(jīng)典,世界上真正形而上的道法,直截了當,全部都告訴我們了,但是我們不知道。這個琴譜彈到獅子之弦,這個聲音彈的金剛經(jīng)也好,法華經(jīng)也好,華嚴經(jīng)也好,斷斷續(xù)續(xù),都彈給我們聽了,高明的歌曲統(tǒng)統(tǒng)唱給我們聽了,我們還是不懂。等于一個叫化子沿門唱蓮花落一樣,唱了半天沒有人理,人不覺得好聽,“為誰辛苦唱荒村”。∵@是對釋迦牟尼佛幽默一下。實際上,我真為釋迦牟尼佛一灑同情之淚,他講到三十一品了,快講完了,有誰懂得他呢?他又何必在那里講呢?為誰辛苦唱荒村?再唱一遍也沒有用,因為知音難遇啊,永遠不懂。實際上,他說的最親切,最平凡。

我們現(xiàn)在再一次回過頭來看,金剛經(jīng)最開始,第一個重點是三個字──善護念。凡夫也好,成佛也好,只有一個法門,就是善護念。護什么念?無所住。怎么無所?很簡單,不生法相。成了佛的人怎么樣呢?也是一樣,也是吃飯穿衣,飯吃飽了,洗腳打坐,就是那么平凡。沒有什么頭上放光啦!心窩子放光啦!六種神通啦!都不來。吃飯穿衣敷座而坐。然后你問話,他答覆,就是那么簡單。金剛經(jīng)就是平凡里頭的真實,平凡里頭的超脫。

【回目錄】  【名著專題】   搜索更多關于金剛經(jīng) 休閑閱讀 的資料

請你點此糾錯或發(fā)表評論 文章錄入:09ping    責任編輯:Gaoge 
請輸入關鍵詞直接搜索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