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問好
◇師投影:“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為大丈夫!
◆生有感情齊讀,背誦。
◇師:同學們,這是二千多年前,著名思想家孟子所說的一句話,請大家想一想,大丈夫為什么能夠這樣呢?
◆生:大丈夫有自己的行為準則。
◆生:大丈夫有浩然正氣。
◆生:大丈夫有他的追求。
◇師:大丈夫的追求,用一個字來說,就是“義”!請同學們看孟子的另一篇文章《魚我所欲也》,看看作者認為我們應該怎樣來對待“義”?
◆生讀課文
◆生:作者認為,我們對待“義”的態(tài)度應該是“舍生取義”。
◇師板書:舍生取義
◇師:那你能夠說說,判斷的依據(jù)是什么嗎?
◆生:課文開頭說,魚與熊掌不能兼得,舍魚而取熊掌;生與義不可兼得,舍生而取義。
◇師:為什么舍魚而取熊掌?
◆生:熊掌貴重。
◇師:那么,同樣的道理,有人之所以舍生而取義,因為他覺得“義”比“生”更重要。想論說舍生取義,卻從舍魚而取熊掌說起,大家知道這是什么說理的方法?
◆生:比喻。
◇師:是比喻嗎?符合比喻的特點嗎?
◆生:不太像比喻,但是有相同的地方。
◇師:這樣的說理方法,叫類比說理。
◇師板書:類比
◇師:類比說理是一種通過已知事物(或事例)與跟它有某些相同特點的事物(或事例)進行比較類推從而證明論點的論證方法,其中,“相同特點”是這種論證方法能夠成立的前提。
◇師:我們繼續(xù)看課文第一小節(jié),看看還有哪些句子強調(diào)了“舍生取義”的含義?請結合句子的翻譯說一說。
◆生:這一句“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想要的東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指的就是義,為了義,他不會茍且偷生。(華語網(wǎng)——傳播漢語知識,弘揚華文明)
◆生:這一句“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也”,那樣做可以生存下去,那樣做可以躲避災禍,但是,有人卻不那樣做,為什么呢?因為他把義看得至高無上。
◆生:這一句“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他把“不義”看得比死都嚴重,為了不做不義的事情,災禍來臨也不躲避。
◇師:大家說的都很好。是的,當生和義只能取其一的時候,舍生取義;當死和不義擺在面前的時候,舍不義而取死,這種精神讓人震撼。讓我們把這樣的正氣凜然于胸,一起朗讀這些句子。
◇師生齊聲朗讀,感情充沛
◇師:第一小節(jié)中這一句“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何不為也?”說的也是對待“生”與“義”的態(tài)度,大家看看,這又是一種什么樣的態(tài)度?
◆生:是與“舍生取義”相反的態(tài)度,是“舍義取生”。
◇師板書:舍義取生(www*thn21*com請把*換成點,你就可以來到華-語-網(wǎng))
◇師:為什么要寫“舍義取生”?
◆生:如果把生看得比義更重要,就可能成為貪生怕死的人,只要能夠活下去,什么手段都用的出來,后果很可怕的。
◇師:對,這其實就從反面來強調(diào)了“舍生取義”的重要意義,運用的是正反對比論證的方法。師板書:對比
◇師:孟子從理論的角度論述了“舍生取義”,同學們能否從正反兩個角度,各找一個事實論據(jù)呢?
◆生思考,小聲討論
◆生:戊戌變法失敗后,有人勸譚祠同東渡日本避難,他拒絕了,為了喚醒民眾支持變法維新,他慷慨就義。
◆生;《紅巖》里的甫志高,忍受不了敵人的嚴刑拷打,當了一名可恥的叛徒,為了自己的活命,不惜出賣了同志。
◇師:兩位同學的回答,使我想起了裴多菲的詩句:“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有多少仁人志士,為了一個“義”字而拋頭顱灑熱血,其實,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需要面臨的抉擇,也不一定就是“生”與“義”,讀課文第二小節(jié),說說有可能是怎樣的一種選擇?
◆生讀課文,思考,討論
◆生:是人格和生命的選擇,因為施舍帶有侮辱性,所以寧可餓死,也要保持人格的尊嚴。
◆生:是禮義和實惠的選擇,萬鐘可以帶來很多的實惠,但是,如果不符合禮義,即使是高官厚祿,在他看來,也沒有什么益處。
◆生:是利益和道義的選擇,“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是自己的切身利益。
◇師:那么,“所識窮乏者得我”又是什么呢?
◆生:是名聲,可以贏得一個行善的好名聲。
◇師:把你的兩個意思聯(lián)起來說說看?
◆生:是名利和道義的選擇。
◇師:第一小節(jié)論說了“生”與“義”,第二小節(jié)論說了……與“義”?
◆生(全體):“利”。
◇師板書:利 義
◇師:第二小節(jié)其實也寫了對待“利與義”的不同態(tài)度,誰來回答?
◆生:“舍利取義”和“見利忘義”。
◇師板書:舍利取義 見利忘義
◇師:這個小節(jié)主要論述了當名利和義只能取其一的時候,要舍棄名利而選取“義”。大家看看,作者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
◆生:舉例論證。
◇師:這個例子是作者為了論證的需要而假設的例子,所以,我們稱之為“設例”(板書:設例)
◇師:同學們,課文我們基本上學完了,最后,老師有一個問題請大家思考——關于本文的論點,有的說是“舍生取義”;有的說是人在任何時候都不要違背“義”,“舍生取義”是最高境界。你同意哪個觀點?
◆生思考、交流
◆生:我同意后一種觀點,因為課文兩個小節(jié),分別論說了“舍生取義”和“舍利取義”,我們在平時所遇到的,多數(shù)是在自己的切身利益與“義”之間做選擇,“舍生取義”是最高境界。
◆生:我覺得,“舍生取義”中所說的“生”,應該不僅僅是指“生命”,所以,兩個觀點是一致的。
◇師:(感興趣地)你說說看,“生”還可以指什么內(nèi)容?
◆生:可以是——生命、生存、名利、享受等。
◇師:真好,那么,文中的“義”,也一定有更豐厚的內(nèi)容了?
◆生思考
◆生:正義、道義、真理、信念、尊嚴、準則……
◇師:同學們,因為心中有“義”,我們才能抵御誘惑;因為我們把“義”看得高于一切,我們才能舍棄名利甚至于自己的生命!愿大家在任何時候都能守住心中的“義‘,做一個頂天立地的大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