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wǎng)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首頁 > 教育資源 > 教學論文

教育教學新理念集粹

[移動版] 佚名

教育教學新理念集粹

以人為本的理念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堅持以人為本,樹立科學的發(fā)展觀。落實到教育領域,則要求學校的所有工作,必須做到三個一切,即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幫學生之所需。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另外,作為學校的領導,還應做到以教師為本,關心、尊重教師,盡可能幫助教師解決工作、生活上的困難,為教師的發(fā)展搭建平臺。

教育教學民主理念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只有處于一種平等、寬松的交流與互動中,思維才容易被激活,思維與思維的碰撞,才容易迸發(fā)出智慧的火花。因此,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教師必須擯棄“師道尊嚴”,從而建立起新型的師生關系,即在學業(yè)上的指導關系,在人格上的平等關系和情感上的朋友關系。

人人可成才理念

人人可成才理念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智力優(yōu)勢和潛能,不失時機地加以引導、激勵和開發(fā),讓學生的個性得以張揚、特長得以發(fā)揮。決不能用文化考試成績一把尺子來衡量學生,更不應對這方面后進的學生采取諷刺、挖苦和歧視的態(tài)度,何況他們并不一定真的難以造就,要善待每一個學生,真正視其人人可成才,個個能成功。

教即導的理念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參與者、合作者、指導者、督促者,教學的功夫主要體現(xiàn)在一個“導”字上,或指導,或啟導,或引導,或疏導,舉一反三。善于調動學生的學習動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善于教給學生各種學習方法,教是為了不教;善于結合教材培養(yǎng)學生各種思維能力,如求異思維、發(fā)散思維、辯證思維、逆向思維;善于處理預設與生成的關系,即保障教學不偏離教學目標,又不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循循善誘人。

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理念

這個新理念倡導的學習方式,是積極主動、發(fā)現(xiàn)探究、合作交流的現(xiàn)代學習方式,它以其主動性、獨立性、獨特性、體驗性、問題性為基本特征。新課程中的研究性學習課程,就是為引導、促進學生學習方式轉變而開設的,但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要靠教師觀念的更新和積極的引導。

學生發(fā)展、教師提高的雙贏理念

教師為“春蠶”、“蠟燭”,表明教學工作對教師自身來說是消耗型的。新理念則強調教師不僅要“放電”更要“充電”;不僅是教材的使用者,而且是教材的開發(fā)者和建設者,教師通過對新課程的研究、探索,觀念及時得到更新,知識視野不斷擴展,知識結構逐步完善,教學不僅要使學生得到發(fā)展,而且要讓教師得到提高,從而實現(xiàn)互動共進的雙贏局面。

多元評價的理念

我們倡導多元評價,如對學生的評價,主體不局限于教師,學生可以自評、互評,家長、社會也可以參與其中;評價手段,不局限于閉卷筆試,可以開卷考試,可以面試答辯,還可以進行情景測試。此外,學生的成長記錄袋,也是評價學生的重要依據(jù)。

開放的教學理念

教育,不能脫離社會、脫離實踐,必須緊跟時代,貼近學生的學習、生活,符合其生理和心理特點。鑒于以往教育教學局限于課堂、局限于教材、局限于校園的弊端,新理念提倡開放的教學,即在時間和空間上,不再把學生24小時關在學校,實行所謂的封閉管理,而是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走向社會。社區(qū)服務和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等課程的開設,為學生走出校門參與社會實踐提供了條件。在教學上,內容不囿于本學科,強調學科與學科間的互相滲透。在測試上,命題不拘泥于教材,答案不惟一,鼓勵學生發(fā)表獨創(chuàng)性的見解。

欄目熱點
熱評資源
最新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