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wǎng)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首頁 > 教案 > 教育資源 > 高三教案

《莊暴見孟子》詳細教案[兩課時]

[移動版] 唐伯牛

 

第二課時

一.再讀課文。(或聽朗讀錄音)

二.分析課文

本文是對話體議論文,顯示了孟子高明的論辯藝術(shù)。

1. 循循導入,借題發(fā)揮。

作者并不是開門見山地把自己的論點擺出來,而是巧妙地運用對話的方式,在談話中自然地轉(zhuǎn)換話題,借題發(fā)揮,從齊王好樂切入,歸結(jié)到與民同樂的主旨上。在與莊暴的談話中,孟子只有一句話“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點出了齊王好樂與齊國政治的關(guān)系這個論題,但未加論述。在與齊王談話中,孟子又從好樂切入,巧妙地重提論題,然后與齊王兩問兩答,從談話氣氛和思想感情上把齊王引導到自己的論題上后,孟子才進入自己的談話主題。

2. 對比和重復。

本文寫國君是否與民同樂,人民的不同感受,造成的不同政治局面,運用的是對比方式。兩段話在內(nèi)容上是對立的,但語言上既有相對之句(如“舉疾首……相告”和“舉欣欣……相告”),又有重復之語(如“今王鼓樂……之音”和“今王田獵……之美”)。這樣論述,就強調(diào)了國君同樣的享樂活動,引起人民不同的感受,形成不同的政治局面,原因只在于是否與民同樂,從而突出了論題。

3. 生動形象的議論語言。

本文雖是議論文,語言卻很生動形象,如寫齊王的“變乎色”,寫老百姓“疾首蹙頞”“欣欣然有喜色”等。孟子在正面論述自己觀點時,完全沒有用枯燥的說教,而是通過兩幅圖畫,生動自然地得出結(jié)論。

三、比較研究

(一)熟讀課文,并聯(lián)系上一課,說說你對孟子民本思想的理解。

本課在內(nèi)容上與《齊桓晉文之事》有相近之處。設(shè)計此題,意在使學生通過這兩篇課文的比較,更進一步體會孟子的民本思想。此題不作統(tǒng)一要求,主要是啟發(fā)學生說出對孟子的民本思想的理解即可。

(二)孟子喜歡用對比,以揭示矛盾,闡發(fā)觀點。參照下列資料,找出本文中運用對比的句子,并說說這樣用的好處。

1.古之君子,過則改之;今之君子,過則順之。古之君子,其過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見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豈徒順之,又從為之辭。(《孟子·公孫丑下》)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孟子·公孫丑下》)

3.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孟子·告子上》)

4.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孟子·告子下》)

運用對比揭示矛盾,闡發(fā)觀點,是《孟子》散文的特點之一。此題所提供的資料中,對比的運用非常明顯。同時也能對學生以前讀過的《孟子》的有關(guān)章節(jié)加以復習。答案詳見“課文鑒賞說明”。本文運用對比的例子,如:

①(寡人)非能好先王之樂也/直好世俗之樂耳

②獨樂樂/與人樂樂

③與少樂樂/與眾樂樂

④舉疾首蹙而相告曰/舉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

⑤吾王之好鼓樂,夫何使我至于此極也/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

四、總結(jié)文言文知識點

[教師引而發(fā),主要有學生自己總結(jié),此處僅做示范]

解釋下面加點詞。

(1)見

①莊暴見孟子

②暴見于王,王語暴以好樂

③百姓聞王車馬之音,見羽旄之美

④居有日,扁鵲復見 

⑤誠恐見欺于秦

(2)以

①暴未有以對也

②王嘗語莊子以好樂

③以嚙人,無愈之者

④無以,則王乎

⑤不推恩無以保妻子

⑥以若所為,求若所欲

(3)直

①直好世俗之樂耳

②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

③系向牛頭充炭直 

④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3、解釋下面加點詞。

①夫何使我至于此極也

②兄弟妻子離散

③王嘗語莊子以好樂,有諸?

[答案](1)拜見;接見;看見;進見;被(2)來;把;如果;同“已”,停止;用來;憑(3)同“只”,只是;筆直;同“值”,價格;挺直 3達到;妻子兒女;之乎,這件事嗎

無相關(guān)信息
欄目熱點
熱評資源
最新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