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wǎng)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首頁 > 中華文化 > 中國各地

秦淮河簡介

[移動版] 作者:佚名
 

秦淮河(qín huái hé)秦淮河就是揚子江的一條支流,是南京第一大河。秦淮河古稱淮水,本名“龍藏浦”,全長約110公里,流域面積2600多平方公里,是南京地區(qū)主要河道,歷史上極有名氣。在眾多的南京人和外地人心目中,秦淮似乎是個永恒的話題。她是古城金陵的起源,又是南京文化的搖籃。這里素為“六朝煙月之區(qū),金粉薈萃之所”,更兼十代繁華之地

秦淮河分內(nèi)河和外河,內(nèi)河在南京城中,素有“十里秦淮”、“六朝金粉”之譽。兩岸全部是古色古香的建筑群,飛檐漏窗,雕梁畫棟,畫舫凌波,槳聲燈影,加之人文薈萃、市井繁華,構(gòu)成了集中體現(xiàn)金陵古都風貌的游覽勝地——秦淮風光帶。

秦淮河的源頭有兩處,東部源頭出自句容縣寶華山,南部源頭出自溧水縣東庭山,兩個源頭在江寧縣的方山埭交匯,從東水關流入南京城。秦淮河由東向西橫貫市區(qū),南部從西水關流出,注入長江。

相關作品:

【秦淮八艷】  【秦淮八絕】  【秦淮文學】

歷史發(fā)展:

相傳秦始皇東巡時,望金陵上空紫氣升騰,以為王氣,于是鑿方山,斷長垅為瀆,入于江,后人誤認為此水是秦時所開,所以稱為“秦淮”。 秦淮河是南京古老文明的搖籃。

新時器時代,沿岸就人煙稠密,經(jīng)濟發(fā)達,這里孕育了南京的古老文化,被稱為“南京的母親河”。

東吳以來,從東水關至西水關的沿河兩岸,一直是繁華的商業(yè)區(qū)的居民地。

六朝時成為名門望族聚居之地,商賈云集,文人薈萃,儒學鼎盛。兩岸酒家林立,濃酒笙歌,無數(shù)商船晝夜往來河上,許多歌女寄身其中,輕歌曼舞,絲竹飄渺,文人才子流連其間,佳人故事留傳千古。烏衣巷更是六朝秦淮風流的中心,東晉時曾經(jīng)聚居了王導、謝安兩大望族而名滿天下。

隋唐以后,漸趨衰落,卻引來無數(shù)文人騷客來此憑吊,詠嘆“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南宋始建的江南貢院,成為我國古代最大的科舉考場,于是秦淮逐漸復蘇為江南文化中心。

明清兩代,是十里秦淮的鼎盛時期。金粉樓臺,鱗次櫛比;畫舫凌波,漿聲燈影構(gòu)成一幅如夢如幻的美景奇觀。在清代江南貢院考區(qū)高中狀元者達58名,占清代狀元總數(shù)的52%。明清兩代名人,吳承恩、唐伯虎、鄭板橋、吳敬梓、翁同龢、張謇等均出于此。

到了近代,由于戰(zhàn)亂等原因,河水日漸污濁,兩岸建筑多被毀壞,昔日繁華景象已不復存在。

1985年以后,江蘇省、南京市撥出巨款對這一風光帶進行修復,秦淮河又再度成為我國著名的游覽勝地。

【景觀】

秦淮風光,以燈船最為著名。河上之船一律彩燈懸掛,游秦淮河之人,以必乘燈船為快。朱自清名篇《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中可領略燈船豐采,F(xiàn)在 經(jīng)過修復的秦淮河風光帶,以夫子廟為中心,秦淮河為紐帶,包括瞻園、夫子廟、白鷺洲、中華門、以及從桃葉渡至鎮(zhèn)淮橋一帶的秦淮水上游船和沿河樓閣景觀,可謂集古跡、園林、畫舫、市街、樓閣和民俗民風于一體的旅游線,極富情和魅力。

夫子廟

是孔廟的俗稱,原來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地方。始建于1034年,位于秦淮河北岸貢院街。它利用秦淮河作它的泮池,南岸有照壁,北岸廟前有聚星亭、思樂亭;中軸線上建有欞星門、大成門、大成殿、明德堂、尊經(jīng)閣等建筑;另外廟東還有魁星閣。由于時代要求,孔廟現(xiàn)已成為群眾文化活動場所。1985年修復夫子廟古建筑群,周圍茶肆、酒樓、店鋪等建筑也都改建成明清風格,這里供應的傳統(tǒng)食品和風味小吃不下200種。臨河的貢院街一帶則為古色古香的旅游文化商業(yè)街。同時按歷史上形成的廟市會的格局,復建了東市場、西市場。

明遠樓

高三層,為四方形,飛檐出甍,四面皆窗,是用以監(jiān)視應試士子入貢院考試情況的棟宇。明遠樓為江南貢院的中心建筑,據(jù)《貢院碑刻》所載:此樓修建于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雖距今已有460多年歷史,但仍保存完好,它是我國目前所保留的最古老的一座貢院考場建筑!懊鬟h”二字,取自于《大學》中“慎終追遠,明德歸厚矣”的含意。此樓高三層,底層四面為門,樓上兩層四面皆窗,站在樓上 可以一覽貢院,它當時起著號令和指揮全考場的作用。此外,每逢中秋佳節(jié),監(jiān)臨、提調(diào)、巡察等官員還可登樓賞月,品茗行吟,憑窗眺望那名聞遐邇的秦淮燈火。

烏衣巷

在夫子廟文德橋南,三國時孫吳的衛(wèi)戍部隊駐此,因官兵皆身穿黑色軍服,所以其駐地被稱為烏衣巷。烏衣巷地處秦淮河畔,是六朝有名的商業(yè)區(qū)和王公貴族的住宅區(qū)。東晉時以王導、謝安兩大家族,都居住在烏衣巷,人稱其子弟為“烏衣郎”。入唐后,烏衣巷淪為廢墟,F(xiàn)為民間工藝品的匯集之地。

媚香樓

是李香君的故居。李香君是名著《桃花扇》中的秦淮名妓,傳說實有其人。媚香樓位于南京秦淮河南岸,左牽文德橋,右攜來燕橋,南望烏衣巷,北依夫子廟。

瞻園

曾為明功臣中山王徐達之府邸花園,太平天國時為東王楊秀清王府。瞻園是江南名園,布局典雅精致,小巧玲瓏,曲折幽深。園中有三座各具風姿的假山,為明代遺物。位于夫子廟西,是南京現(xiàn)存兩個古典園林之一(另一個是天王府中的煦園),建于明初。當時這里是徐達的府邸花園。后來乾隆南巡時曾駐蹕于此,并題“瞻望玉堂”,遂名瞻園。走進雅致的回廊,數(shù)步后,便可見到一玲攏的奇石“仙人峰”,相傳為宋徽宗時“花石綱”遺物。石高約丈余,頗具瘦、皺、透、漏、秀五個特點。 穿過玉蘭院、海棠院,便來到精巧的花監(jiān)廳。這里一步一景,涉足成趣。主建筑是靜妙堂,靜妙堂為鴛鴦廳,它一面建在水上,宛若水榭。堂前廊檐下有一排靠椅,供游人休息。同時可以仔細欣賞榭前假山,聆聽山上瀉下的三疊瀑布的聲響,凝視山中石洞和山下一泓池水,這時你會很自然地走下廊檐,沿著假山小徑及臨波而建的石路走一趟,爬上山巔,看看曲水的源頭,俯視全園景色,倍覺心曠神怡,無比愉悅。 靜妙堂把全園分成兩個空間,南部視野近,北部視野遠,北靜而南喧,南北各建一假山和水池,以溪水相連,有聚有分,水居山前,隔水望山,相映成趣。 

白鷺洲公園

是一個以橋為特色的園林,園內(nèi)宛如襟帶的小橋竟有15座之多,其中有典雅玲瓏的獨孔橋、三孔橋、七孔橋,還有四角重檐的亭橋等。景色幽麗的白鷺洲公園,歷史上稱為徐太傅園,徐中山園、東園,是明初中山王徐達王府的東花園。解放前夕,已淪為一片廢墟。1951年結(jié)合秦淮河整治,灘湖堆山,廣植花木,整合適和新建了煙雨軒、話雨亭等園林建筑,園容初具規(guī)模,1976年建成開放。重建后的白鷺洲公園,以中國自然山水園為主格調(diào),建筑采用明清江南園林的傳統(tǒng)風格,與夫子廟地區(qū)明清風格的建筑群互為映襯,相得益彰。近來又建成集驚險、刺激、健身、消暑為一體的水上樂園,為游人提供了新的場所。白鷺洲公園緊鄰夫子廟鬧市區(qū),是鬧中取靜的好去處,猶如鑲嵌在夫子廟秦淮風光帶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中華門

為明都城南門,明清兩代叫聚寶門,是南京城門中最雄偉的一座,也是我國現(xiàn)存最大、最為完整的堡壘甕城。城門規(guī)模宏大,設計巧妙,結(jié)構(gòu)復雜,共有四道券門,三道甕城,另外還有27個藏兵洞,并有馬道可騎馬登城,在我國城門建筑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查看更多秦淮 江蘇資料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