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首頁 > 文言專題 > 詩詞欣賞

吳均《同柳吳興何山集送劉余杭》原詩、注釋、翻譯、賞析、閱讀訓練附答案

[移動版] 作者:1216584714

吳均《同柳吳興何山集送劉余杭》原詩、注釋、翻譯、賞析、閱讀訓練附答案

原文】:

同柳吳興何山集送劉余杭

吳均

王孫重別離,置酒峰之畿。

逶迤川上草,參差澗里薇。

輕云紉遠岫,細雨沐山衣。

檐端水禽息,窗上野螢飛。

君隨綠波遠,我逐清風歸。

【注釋】:

吳均

(469~520)南朝梁文學家。字叔癢。吳興故鄣(今浙江安吉縣)人。好學有俊才,其詩文深受沈約的稱贊。梁武帝天監(jiān)初,為郡主簿。公元507年(天監(jiān)六年)被建安王蕭偉引為記室。后又被任為奉朝請。因私撰《齊春秋》,觸犯梁武帝,被免職。不久奉旨撰寫《通史》,未及成書即去世。吳均善于以駢文寫書信,今存《與施從事書》、《與朱元思書》、《與顧章書》3篇,俱以寫景見長,文筆清麗,韻味雋永。

翻譯】:

公子很看重這場別離,所以在何山山峰的山麓擺下送行的酒宴青青的參差披拂的薇草綿綿延延,一直到水邊一直蔓延到山澗輕輕的浮云連著遠山,細絲一樣的小雨滋潤著山巒房檐上水鳥在靜靜地棲息,窗紗上螢蟲在不停地飛舞你這就要隨著水流到遠方,我也要跟著清風歸去。

賞析】:

作品前二句敘事,在敘事中推出題旨,表明惜別之意。首句的“王孫”猶言公子,此處泛指參加宴會的人!爸仉x別”既是將行者之感,亦是送行者之情。并且“重離別”三字已暗點題中“送”字。次句從主人落筆,因重遠別,故置酒餞行,點出題中“集”字。“峰之畿”點題中“何山”。“畿”,疆也,限也,此處指何山山麓。隨后,詩人描繪了“峰之畿”的景色。“逶迤”為伸展綿延之貌,寫草由近而遠,青翠無邊;“參差”寫薇高矮不齊之狀。寫薇亦是寫草,草亦含薇。前者橫向延伸,后者向高處生長,姿態(tài)各異。這些草與薇由山麓伸向澗中、川上,直與游子離去之路相接,似乎草亦含情!板藻啤倍溆缮綄懙讲荻坝诖ǎ弧拜p云”二句則由山向上寫到云。云與遠處峰巒連綴在一起!般濉笔菨櫇裰,因是“細雨”,故稱“沐”。且“細雨”又與“輕云”相合!伴芏恕倍鋵懮介g廬舍之景。這廬舍即置酒聚會之處。天色將晚,水禽息,野螢飛,寫出環(huán)境清幽美好,令人流連忘返。“水禽”與前面“川上”相呼應;“野螢”也與“峰之畿”相印合。唯獨在此環(huán)境中才有這禽與螢。且禽息而戀巢,螢飛猶繞窗,都表現(xiàn)出一種依戀之態(tài)!豆旁娛攀住分杏小昂R依北風,越鳥巢南枝”之句,寫出馬和鳥對家鄉(xiāng)乃至與家鄉(xiāng)有關物的依戀。此詩中的禽與螢既點綴出環(huán)境的清幽,同時也表達出重土慎遷之意。這幾句寫草、云、雨、禽、螢,其實也是寫人。這里的一切都與人同其情愫,都隱約與人的重離別的心態(tài)相應。末二句直接寫劉余杭上路及作者的感受。“隨綠波”指乘舟離去。一個“遠”字,明寫劉余杭舟行,暗寫詩人久立岸邊,目送征帆!爸鹎屣L”則寫出主人因劉余杭離去而產生的孤寂之感,這又與首句的“重離別”相呼應。全詩主旨在惜別,卻不直接寫離愁,而是在敘事、寫景中浸透了“重離別”之意,使得作品的意境委婉深致、耐人尋味。 

閱讀訓練】:

1.這首詩的體裁是                (1分)

2.對本詩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用“澗里薇”表現(xiàn)送別之人地位卑微,使詩充滿愁緒。

B.水禽棲檐,螢飛繞窗,環(huán)境清幽美好,似有依戀之態(tài)。

C.“綠波遠”寫出劉余杭乘舟遠行,詩人目送征帆的情景。

D.全詩在敘事、寫景中寄托情意,意境淡遠,耐人尋味。

3.賞析“輕云紉遠岫”中“紉”字的表達效果。(4分)

4.詩作開筆即點題旨“重別離”,但卻不直接寫離愁,而是寄寓在寫景中。請你試做賞析。

5.最后兩句中,“遠”“逐”有什么樣的意蘊?

【參考答案】:

1.(1分)古體詩

2.(3分)A

3.(4分)“紉”字看似平常,實則很有巧妙(1分)。“紉”有縫綴、引線穿針之意。形象地寫出輕柔的白云纏繞遠山,與遠山緊密連綴在一起(2分),以此襯托我和朋友之間的情意。(1分)

4.草與薇由山麓伸向澗中、川上,直與游子離去之路相接,似乎草亦含情。云與山峰連綴在一起,細雨潤濕山衣,禽息而戀巢,螢飛猶繞窗,都表現(xiàn)出一種依戀之態(tài)。(2分)這幾句寫草、云、雨、禽、螢,一切都與人同其情愫,都隱約與人的重別離的心態(tài)相應,寫景中浸透了重別離之意。(2分)

5.“遠”字明寫劉余杭舟行,暗寫詩人久立岸邊,目送征帆。(2分)“逐”字則寫出“我”因劉余杭離去而產生的孤寂之感,這又與首句的“重別離”相呼應。(2分)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