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詞“以”意義變化發(fā)展
“以”由動詞發(fā)展成為介詞、連詞、代詞,春秋戰(zhàn)國時期基本上完成了它的虛化,動詞“以”開始消失。
這里我人討論一下連詞“以”的用法由多職能逐漸分化的歷史演變狀況。
連詞“以”至少有項職務:它們是
(一)并列連詞,
(二)條件連詞,
(三)因果連詞,
(四)轉折連詞,
(五)目的連詞,
(六)修飾連詞。
經過中古和近代的發(fā)展,有項職務由其他連詞分擔,只有目的連詞保留到現(xiàn)代漢語中了。下面分項討論。
其一,“以”充當并列連詞,相當于“和、并且、而”。如:
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論語·為政》)〔敬忠以勸:嚴肅、忠實和互相勉勵。〕
以舅犯之謀與楚人戰(zhàn)以敗之。(《韓非子·難一》)〔戰(zhàn)以敗之:作戰(zhàn)并且打敗了它!
中古以后,表示并列關系常用連詞“與、和”;“以”作為并列連詞,明顯地逐漸減少。
其二,“以”充當條件連詞,往往承接條件或原因,以引出結果,相當于“才、才能”。如:
百工居肆,以成其事。(《論語·子張》)〔各種工匠身在作坊才能完成他們的工作!
秦與韓、魏河北及封陵以和。(《史記·秦本記》)〔以和:才能和解!
上古常用的條件連詞是“惟、其惟、其”等。如:
惟明,克允。(《尚書·舜典》)〔只有明察案情,才能處理恰當!
其惟王勿以小民淫用非彝,亦敢殄戮用義民,若有功。(《尚書·召誥》)〔只有王不與小民一起縱欲而違背法度,并且取于用刑殺的手段治理民眾,這樣才能獲得成功。〕
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尚書·召誥》)〔王只有以德行事,才能求得天命長久!
上古時,已有“惟”類連詞與之并用,而且力量比它強大,也比較活躍。大約在中古以后“以”的這項職務就免除了。在近代漢語中看不到這一用法了。
其三,“以”“充當因果連詞,常用于復句中的后一分句,相當于“因此、所以、以至于”。如:
余必使爾罷于奔命以死。(《左傳·成公七年》)〔以死:以至于死!
有時用“以”于前一分句,當“因為”講,如:
孤以不用百里奚,蹇叔言以辱三子。(《史記·秦本記》)〔我因為沒有采納百里奚和蹇叔的意見,所以使你們三位蒙受恥辱。〕
“以”作“因為”用很少;用作“因此、所以”義時,上古多用“故”,還有“以故、是故、是以、故此、因是、因而”等。中古以后“以”所用漸少,在近代,逐漸為其他連詞所代替。
其四,“以”充當轉折連詞,相當于“雖然”,用于前一分句,含有讓步的意味。如;
以陳、蔡之密邇于楚,而不敢貳焉,則敝邑之故也。(《左傳·文公十七年》)〔雖然陳、蔡兩國緊緊地挨著楚國,然而對晉國不敢三心二意,是由于我國的緣故!
也有把“以”用作“但是、卻”的,這種“以”多用于后一分句。如:
堯無百戶之郭,舜無置錐之地,以有天下。(《淮南子·汜論》)
“以”用于轉折句的前一分句,上古多用“雖、雖則、雖使、雖或”,近代出現(xiàn)“雖然”。用于轉折句后一分句表“然而、但是”義的,上古有“則、而、然、之、然則、然而、且、可”等。中古以后至近代出現(xiàn)“但、卻、可是、但是、不過”等,它們分別分擔了“以”充當轉折連詞的職務,在近代漢語中已見不到“以”作轉折連詞的用法了。
其五,“以”充當目的連詞,也有承接作用,相當于虛化了的“去、來”義。如:
使師崇、子孔帥師以伐舒。(《國語·楚語上》)〔派師崇、子孔率部隊去討伐群舒!
有時可直接譯成“為了”。如:
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唐·柳宗元《捕蛇者說》)〔因此寫了這篇文章,為了等那觀察民間情況的人得到它!
“以”的這種用法,保留在現(xiàn)代漢語書面語中,常用來連接目的分句,例見《毛澤東選集》。
其六,“以”充當修飾連詞,連接修飾語和中心語,可理解為虛化了的“來,去”和“地”。如:
樊噲側其盾以撞。(《史記·項羽本紀》)〔樊噲側過他的盾牌來撞擊衛(wèi)士!
木欣欣以向榮。(晉·陶淵明《歸去來辭》)〔樹木蓬勃地長勢旺盛!
前例“以”連接動作行為的方式,后例“以”連接修飾的一種狀態(tài)。這種用法在中古以后的對偶句中偶爾可見到。在現(xiàn)代漢語中已經消失。
上面所述,連詞“以”的基本情況是,在上古有項職務。中古以后,在近代漢語中,它的職務多在消失,不斷地分給其他連詞擔任。在現(xiàn)代漢語中,僅留下目的連詞的部分用法,且只見于書面;“以”在現(xiàn)代漢語中作并列連詞只是古代用法的歷史殘跡!耙浴钡幕韭殑瞻l(fā)展到現(xiàn)代漢語,被確定為介詞!耙浴弊钟梅ǖ陌l(fā)展,表明連詞的職務由兼任到分工,其用法逐漸單一,明確。
相關作品:連詞專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