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
虞世南
垂緌飲清露①,流響出疏桐②。
居高聲自遠(yuǎn),非是借秋風(fēng)③。
[注釋]
①緌(ruí):這里指蟬的觸須。
②流響:形容聲音傳得很遠(yuǎn)。疏桐:不太茂密的桐樹。
③藉(jiè):憑借。
[解說]
“飲清露”,說明蟬飲用之物是非常潔凈的;“出疏桐”,說明蟬所處的環(huán)境是非常高雅的;“居高”,說明蟬所居的位置是很高的,所以它的聲音自然可以傳播的很遠(yuǎn),并不見得非要借助秋風(fēng)才行。蟬是這樣,人不也是這樣嗎?人只有潔身自好,志向高原,才能聲明遠(yuǎn)揚(yáng)。
>在獄詠蟬
駱賓王
余禁所禁垣西,是法廳事也,有古槐數(shù)株焉。雖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樹①;而聽訟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②,每至夕照低陰,秋蟬疏引,發(fā)聲幽息,有切嘗聞,豈人心異于曩時③,將④蟲響悲于前聽?嗟乎,聲以動容,德以象賢。故潔其身也,稟君子達(dá)人之高行;蛻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靈姿。候時而來,順陰陽之?dāng)?shù);應(yīng)節(jié)為變,審藏用之機(jī)。有目斯開,不以道昏而昧其視;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吟喬樹之微風(fēng),韻姿天縱;飲高秋之墜露,清畏人知。仆失路艱虞,遭時徽⑤纆。不哀傷而自怨,未搖落而先衰。聞蟪蛄之流聲,悟平反之已奏;見螳螂之抱影,怯危機(jī)之未安。感而綴詩⑥,貽諸知己。庶情沿物應(yīng),哀弱羽之飄零;道寄人知,憫余聲之寂寞。非謂文墨,取代幽憂云爾。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jìn),風(fēng)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余心。
【注釋】
①雖生意兩句:東晉殷仲文,見大司馬桓溫府中老槐樹,嘆曰:“此樹婆娑,無復(fù)生意。”借此自嘆其不得志。這里即用其事。
②而聽訟兩句:傳說周代召伯巡行,聽民間之訟而不煩勞百姓,就在甘棠(即棠梨)下斷案,后人因相戒不要損傷這樹。召伯,即召公。周代燕國始祖,名, 因封邑在召(今陜西岐山西南)而得名。
③曩時:前時。④將:抑或。⑤徽:捆綁罪犯的繩索,這里是被囚禁的意思。⑥綴詩:成詩。⑦西陸:指秋天。⑧南冠:楚冠,這里是囚徒的意思。用《左傳·成公九年》,楚鐘儀戴著南冠被囚于晉國軍府事。⑨玄鬢:指蟬的黑色翅膀,這里比喻自己正當(dāng)盛年。⑩白頭吟:樂府曲名,《樂府詩集》解題說是鮑照、張正見、虞世南諸作,皆自傷清直卻遭誣謗。兩句意謂,自己正當(dāng)玄鬢之年,卻來默誦《白頭吟》那樣哀怨的詩句。
這首詩作于高宗儀鳳三年(678)。當(dāng)時駱賓王任侍御史,因上疏論事觸忤武后,遭誣,以貪贓罪名下獄。起二句在句法上用對偶句,在作法上則用起興的手法,以蟬聲來逗起客思,詩一開始即點(diǎn)出秋蟬高唱,觸耳驚心。接下來就點(diǎn)出詩人在獄中深深懷想家園。三、四兩句,一句說蟬,一句說自己,用“不堪”和“來對”構(gòu)成流水對,把物我聯(lián)系在一起。詩人幾次諷諫武則天,以至下獄。大好的青春,經(jīng)歷了政治上的種種折磨已經(jīng)消逝,頭上增添了星星白發(fā)。在獄中看到這高唱的秋蟬,還是兩鬢烏玄,兩兩對照,不禁自傷老大,同時更因此回想到自己少年時代,也何嘗不如秋蟬的高唱,而今一事無成,甚至入獄。就在這十個字中,詩人動作比興的方法,把這分凄惻的感情,委婉曲折地表達(dá)了出來。同時,白頭吟又是樂府曲名。相傳西漢時司馬相如對卓文君愛情不專后,卓文君作《白頭吟》以自傷。其詩云:“凄凄重凄凄,嫁娶不須啼,愿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見《西京雜記》)這里,詩人巧妙地動作了這一典故,進(jìn)一步比喻執(zhí)政者辜負(fù)了詩人對國家一片忠有之忱。“白頭吟”三字于此起了雙關(guān)的作用,比愿意更深入一層。十字之中,什么悲呀愁呀這一類明點(diǎn)的字眼一個不用,意在言外,充分顯示了詩的含蓄之美。
接下來五六兩句,純用“比”體。兩句中無一字不在說蟬,也無一字不在說自己。“露重”“風(fēng)多”比喻環(huán)境的壓力,“飛難進(jìn)”比喻政治上的不得意,“響易沉”比喻言論上的受壓制。蟬如此,我也如此,物我在這里打成一片,融混而不可分了。詠物詩寫到如此境界,才算是“寄托遙深”。
詩人在寫這首詩時,由于感情充沛,功力深至,故雖在將近結(jié)束之時,還是力有余勁。第七句再接再厲,仍用比體。秋蟬高居樹上,餐風(fēng)飲露,有誰相信它不食人間煙火呢?這句詩人喻高潔的品性,不為時人所了解,相反地還被誣陷入獄,“無人信高潔”之語,也是對坐贓的辯白。然而正如戰(zhàn)國時楚敢原《離騷》中所說:“世混濁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在這樣的情況下,有那一個來替詩人雪冤呢?“卿須憐我我憐卿”,只有蟬能為我而高唱,也只有我能為蟬而長吟。末句用問句的方式,蟬與詩人又渾然一體了。
這首詩作于患難之中,感情充沛,取譬明切,用典自然,語多雙關(guān),于詠物中寄情寓興,由物到人,由人及物,達(dá)到了物我一體的境界,是詠物詩中的名作。
「蟬」
李商隱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fèi)聲。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詩文解釋】
你棲息在樹的高枝上,餐風(fēng)飲露,本來就難以飽腹,何必哀婉地發(fā)出恨怨之聲?這一切其實(shí)都是徒勞的。由于徹夜鳴叫,到五更時已精疲力竭,可是那碧樹依然如故,毫無表情。我官職卑微,像桃木偶那樣四處漂泊,而故鄉(xiāng)的田園卻已荒蕪。煩請你用鳴叫之聲給我敲響警鐘,我的家境同樣貧寒而又凄清。
【詞語解釋】
以:因。
高:棲于高處。
恨費(fèi)聲:因恨而連聲嘶鳴。
疏欲斷:指蟬聲稀疏,將欲停止。
薄宦:官職卑微。
蕪:荒草。
君:指蟬。
清:清貧,清高。
【詩文賞析】
棲于高樹之蟬吸風(fēng)引露,饑而難飽,日夜哀鳴,然而碧樹無情,仍然清翠依舊;詩人身為小宦,四處漂泊,想來故園一定已經(jīng)荒蕪了,鄉(xiāng)思難熬,可是蟬卻無情,依然鳴叫不停。
蟬聲的斷疏與樹葉的清翠、作者的思鄉(xiāng)與蟬的鳴叫本無關(guān)聯(lián),但在詩人筆下,蟬與樹都被賦予了情感,詠物與抒情密切地結(jié)合了起來,而且「錯綜細(xì)膩」,寓意更深:詩中的「蟬」難道不就是作者的影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