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wǎng)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xué)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首頁 > 初中語文閱讀訓(xùn)練 > 現(xiàn)代文閱讀 > 說明文閱讀訓(xùn)練

李珂《陳家祠堂》初中說明文閱讀題及答案

[移動版] 作者:

李珂《陳家祠堂》初中說明文閱讀題及答案

①坐落于廣州市中山七路的陳家祠堂又稱“陳氏書院”,始建于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光緒二十年(1894年)落成,它是由清末廣東省七十二縣的陳姓聯(lián)合建造的,是廣東省著名的宗祠建筑。陳家祠堂的建筑結(jié)構(gòu)可分為三軸、三進,建筑面積達8000平方米。祠堂的每進之間既有庭院相隔,又利用廊、廡巧妙地聯(lián)接起來。整個祠堂共有九座廳堂,其中各種各樣的裝飾隨處可見。院落、祠堂的整體布局上下對稱,殿堂樓閣,虛實相間,氣勢雄偉。

②陳家祠的建筑風(fēng)格以裝飾精巧、富麗堂皇而著稱于世。木雕、石雕、磚雕、泥塑、陶塑、鐵鑄工藝等各種各樣的裝飾,遍布在內(nèi)外的頂檐、廳堂、院落、廊廡之間。既有大型的制作,也有玲瓏的小作品,裝飾風(fēng)格或粗獷豪放,或精致纖巧,各具特色。祠前的壁間有六幅畫卷式的大型磚雕,每幅磚雕長達4米,是用一塊一塊的青磚雕刻好了以后再連接成一體的,立體、多層次的畫面里有神話傳說、山水園林、花果禽獸、鐘鼎彝銘等等,就像是民間的藝院一般。書院中數(shù)量最多、規(guī)模最大、內(nèi)容最豐富的是木雕藝術(shù)。首進頭門梁架上雕的“王母祝壽”、“踐士會盟”等就是取材于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的木雕。而其中最為突出的是《三國演義》中曹操大宴銅雀臺一組,描繪曹操坐在銅雀臺上觀看校場各員大將比武的場面,突出刻劃了徐晃與許褚在比武后為了錦袍而爭奪得難解難分的情景。

③陳氏書院坐北朝南,其整體結(jié)構(gòu)布局嚴謹、虛實相間,廳堂軒昂,庭院寬敞幽雅。中進大廳聚賢堂為書院建筑的中心,是當(dāng)年族人舉行春秋祭祀或議事聚會的地方。屋頂上的陶塑瓦脊長27米,全高4.2米,是清代廣東石灣陶塑商號文如璧的作品。堂前有白石露臺,石雕欄桿嵌以鐵鑄的花卉等圖幅。堂寬五間,27米,進深五間,16.70米。用柁墩抬梁,設(shè)斗拱,21架6柱出前后廊,屬通堂木框架。中進東西廳面寬三間,14.05米,進深五間,16.70米。又有21架6柱山墻承檁,出前后廊。后金柱正間裝設(shè)4扇雙面鏤雕隔扇,后金柱次間和廳前后設(shè)通花隔扇。后進大廳三間是安設(shè)陳氏祖先牌位及族人祭祀的廳堂。大廳面寬五間,27米,進深五間,16.40米。用瓜柱抬梁,21架5柱后墻承重,前出卷棚式廊。廳后老檐柱之間裝有5米高達7米多的木鏤雕龕罩。東西廂房均用瓜柱抬梁卷棚式瓦面,出前廊。廂房用通花格嵌套色蝕花玻璃上落窗裝飾,光線柔和,顯得十分清新幽雅。

④陳家祠堂是珠江三角洲地區(qū)清代晚期特有的建筑裝飾工藝,集中體現(xiàn)了廣東民間建筑裝飾藝術(shù)之精華。在1958年修繕后辟為廣東民間工藝館。郭沫若同志曾在1959年參觀陳家祠堂后留有一首五言詩:“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果然造世界,勝讀十年書。”可以說,陳氏書院是廣東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整、裝飾最精美的古代藝術(shù)建筑,不愧為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

(選自《百度百科》,有刪改)

1.下列的說法,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3分)

A.木雕、石雕、磚雕、泥塑、陶塑、鐵鑄工藝等,都反映出陳家祠的裝飾精巧。

B.陳家祠堂集中體現(xiàn)了廣東民間建筑裝飾藝術(shù)精華,歷代都被稱為廣東民間工藝館。

C.陳家祠屋頂上的陶塑瓦脊氣勢恢宏,是清代廣東石灣陶塑商號文如璧的作品。

D.大型磚雕的畫面內(nèi)容有神話傳說、山水園林、花果禽獸、鐘鼎彝銘等類型。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