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首頁 > 教案 > 教育資源 > 高二教案

寡人之于國也教案

[移動版] 佚名

第二課時

一、檢查學生熟讀課文情況按學習小組分開,組與組進行比賽。

如第一組開始讀課文的某一段或某幾句,讀完之后,可任意點其他小組來翻譯,翻譯對了,可由翻譯對了的小組再讀課文的某段或某幾句,讓其他小組翻譯,以此類推。

教師或其他同學可隨時糾正。

二、指導學生理清思路,背誦課文,并作閱讀提示提問:這篇課文記載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對話,這次對話是圍繞什么問題展開討論的?明確:“民不如多。”

提問:在提出“民不如多”疑問前,梁惠王先是自詡曰(學生回答)“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為什么說是“盡心焉耳矣”?具體做法是什么?要求學生找出來背誦,合書回答。

明確:“河內兇,則移其民于河東,移其粟于河內;河東兇亦然。 ”

提問:通過和鄰國相比,梁惠王感覺如何?明確:“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

提問:于是乎,梁惠王才有了怎樣的疑問?明確:(學生合上課文回答)“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教師作朗讀提示:要把“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中“自詡”的口氣讀出來;“河東兇亦然”中“亦”要重讀,起強調作用;最后“何也?”要讀得稍重一些,疑問語氣加強。

教師反讀本段,學生朗讀并背誦。

教師對背景點撥提示:戰(zhàn)國時代,各諸侯國的統治者,為外爭城奪地,相互攻伐;對內殘酷剝削,勞役繁重,破壞生產力,造成了兵員缺乏、勞力不足,這是個十分突出的問題。

爭奪人力,成為各諸侯國統治者的當務之急。

那梁惠王當然會提出“民不加多”的疑問了。

提問:孟子對梁惠王這個疑問是如何分析的?明確:他充分利用梁惠王想爭奪人力的心理來宣傳“仁政”思想。

提問:孟子是怎樣說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與“鄰國并無本質區(qū)別的?學生思考、回答明確: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問題,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設喻。

孟子對曰:“王好戰(zhàn),請以戰(zhàn)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虬俨蕉笾,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提問:對“五十步笑百步”喻義如何理解?(因“五十步笑百步”的喻義理解是本文的教學難點,所以,應采取學生廣泛討論、相互交流的方法,教師稍作點撥分析)(按學習小組進行討論,選一名代表發(fā)言。

各組同學可隨時發(fā)表不同意見)明確:孟子通過設喻——設圈套,誘使對方在不知不覺中說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

這正好走進“圈套”,所以,孟子說:“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

梁惠王認為自己對待百姓的政策比鄰國都好,但孟子卻指出,魏國的政策雖好一些,但與鄰國相比,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本質上都是相同的。

也就是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作譬,說明梁惠王比別的國王好不了多少。

教師作朗讀提示:孟子設喻一段朗讀時要慢一些,語氣應平緩。

當梁惠王進了圈套后,孟子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

這句話語氣應稍急促,加重“望、多”的朗讀語氣。

教師范讀本段,學生朗讀、背誦。

問題的原因找到之后,文章自然而然過渡到第三部分——“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這也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體內容。

提問:他的“仁政”思想的具體內容是什么?包括幾個方面?(學生看課文,思考)明確:;兩方面:一是“王道之始”的道理,一是“王道之成”的道理。

提問:怎樣才能做到“王道之始”?要求學生找出并畫出三組排比句。

明確:“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

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

斧斤以食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 ”

提問:當采取了這些合理發(fā)展生產的措施后,產生的效果是什么?要求學生找出并畫出排比句,各自朗讀,合書回答。

明確:孟子用了四組排比句:“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

其中前三組排比是孟子養(yǎng)民的主張,后一組是教民的主張。

這樣,作者在這四組排比里,把自己的主張層層鋪敘,渲染得有聲有色,為梁惠王展現了一幅美好的前景。

順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結論,即“王道之成”了。

提問:有了合理的措施,還需要有合理的態(tài)度。

孟子是怎樣批評當時統治者不顧人民死活的?明確:“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  ’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

這一段是從反面證明使民加多應有的態(tài)度。

刺人而殺之歸罪于武器如果我們有了合理的措施、合理的態(tài)度,那么正如最后一句所說:“斯天下之民至焉。”教師作朗讀提示:第三部分的排比、對偶句式較多,因此,要把孟子散文的氣勢磅礴、感情激越、銳不可當的特點讀出來。

且注意最后一段中“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的反問語氣一定要讀出來。

教師范讀、學生朗讀并背誦。

(教師帶領學生以排偶句為重點,集體背誦。)

三、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回顧本節(jié)所講內容,概括本文寫作特點,進一步指導學生背誦

1.結構嚴謹民不加多的疑問;民不加多的原因;民加多的措施(教師按此結構逐一提問,學生逐一背誦)

2.善用比喻(學生可背誦局部何比喻有關的部分)

3.氣勢充沛(學生背誦排比句式)學生齊讀(齊背)課文。

四、布置作業(yè)

熟讀課文。

做練習三。

字詞答案:(1)yè(2)涂tú通假字,同“途” 莩(3)tún zhì xù(4)cù gǔ洿

(5)無wú通假字,同“毋”(6)xiáng(7)頒bān通假字,同“斑”(8)悌4.學生各自朗讀課文。

欄目熱點
熱評資源
最新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