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首頁 > 教案 > 教育資源 > 高三教案

《李杜詩五首 》詳細教案[共一課時]

[移動版] 唐伯牛

[教學目的]

1.在誦讀中感受詩人的思想感情。

3體會杜甫詩歌的沉郁風格,李白詩歌的飄逸風格

[教學重點]

把握李白、杜甫不同詩歌風格的,用于詩歌鑒賞實踐活動。

[教學設想]

每首為一個學習單元.按照“學會誦讀——理解內容——美讀鑒賞”的程序學習。

對于詩歌的鑒賞采用在教師點撥下學生感悟的方法。以誦讀為途徑,積累為基礎,以領悟為目標。

[課時安排]3課時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賞析《峨眉山月歌》《春夜洛城聞笛》

一、檢查《兵車行》背誦,導入課文

二、預讀課文,誦讀提示并背誦

1. 《峨眉山月歌》

這首詩是李白年輕時候的作品,受詩人詩歌風格的影響,這首詩意境明朗、語言淺近、音韻流暢,因此朗讀時應用舒緩語調,略顯深沉而不露痕跡。

前三句是記敘描述文字,寫夜行所見,畫面美麗,意境深遠。朗讀時以慢調語氣,把月映之下山影川流的美妙意境傳達出來。但其間亦略有變化:前兩句以2-2-3的同樣慢速語調朗讀,盡量放慢,第三句則可以加快語速,尋求節(jié)律上的一種變化,停頓也為4-1-2,中間停頓可以放長一點,體現下句感情上的一種變化,這其實也是詩歌內在的一種變化。

最后一句,詩人即將遠離久居的蜀地,感受相當復雜,離開故地而無限依戀,語言雖短,但可謂情誼深長。因此朗讀中注意讀得深沉而含蓄,讀出思念之情。停頓又變?yōu)?-2-3,而且“見”字后面的停頓可以特意拉長些,以便更好地讀出離別時的深深綿意。

2.《春夜洛城聞笛》誦讀提示

過首詩系因詩人厭倦飄零、思歸故土而作,很可能是詩人在徹夜不眠之時寫的,表達了思歸安陸的強烈感情。全詩當用低沉的調子來讀,速度要慢一些。八個詩句的節(jié)奏皆作“xx--xx--x--xx為避免單調起見,讀時對節(jié)拍的長短可適當加以調整,使整齊之中略有變化。此詩四聯(lián)皆對仗,出句與對句之間應有明顯的同隔,如一氣讀出,就聽不出對聯(lián)的意味了。

三、重點解析

(一)《峨眉山月歌》

李白的詩歇清新飄逸、音韻流暢,他的詩歌中總能刨設出一種優(yōu)美的意境。同時,他又是一位感情激越的詩人。在這樣一首送別詩里,詩人初離鄉(xiāng)土,感情非常復雜:一方面,離開故土深深依戀;另一方面,躊躇滿志。冀望遍游四海以實現遠大理想。因此,外在的畫面之優(yōu)美與內在感情之深沉是本詩鑒賞的一個點。

示例:詩從“蛾眉山月”寫起,點明時令是秋天。“秋”字因入韻關系倒置句末。秋高氣爽,月色特明(“秋月?lián)P明輝”)。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來,自然入妙。月只“半輪”,使人聯(lián)想到青山吐月的優(yōu)美意境。在峨眉山的東北有“平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蘆山縣,流至樂山縣入岷江。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兩個動詞構成連動式謂語,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隨江水流去。生活經驗告訴我們,定位觀水中月影,任憑江水怎樣流,月影卻是不動的。只有觀者順流而下,才會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僅寫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時暗點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謂空靈入妙。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是“仗劍去國,辭親遠游”的青年,乍離鄉(xiāng)土,對故國故人不免戀戀不舍。江行見月,如見故人。然明月畢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頭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見下渝州”流露依依惜別的無限情思,可謂語短情長。

2.景物描寫

在表達情感方面,除“峨眉山月”而外,詩中幾乎沒有更具體的景物描寫;除“思君”二字,也沒有更多的抒情。這首詩只是以“蛾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峽”,展示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圖,然而“峨眉山月”這一集中的藝術形象貫串整個詩境,成為詩情的觸媒。由它引發(fā)的意蘊相當豐富,月與人萬里相隨,夜夜可見,使“思君不見”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分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又是思友之情的象征。凡詠月處,皆抒發(fā)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關于文中的“君”,一說指峨眉山月。《唐詩別裁集》:“月在清溪、三峽之間,半輪亦不復見矣!旨粗冈。”一說指同住峨眉山的友人,則詩中山月兼為友情之象征。

(二)《春夜洛城聞笛》賞析(注釋:2002年高考題)

1.鑒賞點撥

(1)詩仙李白從24歲“仗劍去國,辭親遠游”,離開四川之后,便浪跡天涯,四海為家了。直到他62歲時,在安徽長江邊的采石磯醉酒落水仙逝,一生不知在中華大地上留下了多少足跡,所到之處,留下了不勝枚舉的動人華章。寫于東都洛陽的《春夜洛城聞笛》就是這些珍品中的一顆寶珠!罢l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甭宄恰奔绰尻,是唐代的東都。“暗飛聲”寫出了笛音悠遠輕細,扣住了“夜”字,顯示出此時喧嘩了一日的都市中的各種喧囂至此已經平靜下來了,正因夜靜,才聽到了暗中飄渺而來的笛聲,因其飄渺,又不知發(fā)自何處,是演奏者情不自禁地只管吹奏,把無限的離愁別緒灑向城中,灑向夜空!罢l”字是寫這笛聲出處不明,突出、一個“聞”字。在這萬籟俱寂的春夜里,如絲的笛音散入春風,隨風飄進整個洛陽城里無數沒有睡著或者睡不著的人的耳朵里。初不經意,待靜心一聽,原來吹奏的是凄清婉轉、思鄉(xiāng)懷家的《折楊柳》!按艘骨新務哿,何人不起故園情!”“故園”,即是故鄉(xiāng)。詩人為施展才華,追求理想,離家赴遠,聽到這懷鄉(xiāng)之曲,不免情懷波動,與吹笛人以及笛音產生共鳴。詩句妙在沒有停留在一己之情懷波動上,而是由己及人,推想“滿洛城”中,又有多少人是遠離故園、客居他鄉(xiāng)的人啊,這不期而遇卻送入耳中的《折楊柳》,真的是在“暗中”撥動了許多游子的心弦,使得他們再也無法安眠。“何人不起”,這是一個用否定的語氣強化肯定的心態(tài)的句子,是說只要是聽了這春夜中的玉笛之聲,每一個離家的人不能不被它勾起對家的懷念。中華民族是一個故土難離的民族,李白抓住民族精神的這一特點,牢牢扣住讀者的心理,所以,千百年來,這首詩成了游子們經常掛在嘴邊心頭的詩篇之一。同時,也不斷滋養(yǎng)、強化著民族的一種向心力、凝聚力。熱愛故鄉(xiāng)是一種崇高的感情,它同愛國主義是相通的。自己從小生于斯、長于斯的故鄉(xiāng),作為祖國的一部分,她的形象尤其難以忘懷。李白這首詩寫的是聞笛,但它的意義不限于描寫音樂,還表達了對故鄉(xiāng)的思念,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2)關于古時“折柳”的習俗

漢人有“折柳贈別”的風俗:灞橋在長安東,跨水作橋,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李白有詞云:“年年柳色,灞陵傷別。”古代長安灞橋兩岸,堤長十里,一步一柳,由長安東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別,折柳枝贈別親人,因“柳”與“留”諧音,以表示挽留之意。這種習俗最早起源于《詩經·小雅·采薇》里“昔我往矣,楊柳依依”。用離別贈柳來表示難分難離、不忍相別、戀戀不舍的心意。楊柳是春天的標志,在春天中搖曳的楊柳,總是給人以欣欣向榮之感!罢哿泟e”就蘊涵著“春常在”的祝愿。古人進行折柳相送,也喻意親人離別去鄉(xiāng)正如離枝的柳條,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發(fā)芽,好像柳枝之隨處可活。它是一種對友人的美好祝愿。古人的詩詞中也大量提及折柳贈別之事。唐代權德輿詩:“新知折柳贈!彼未资姡骸皠e路恐無青柳枝。”明代郭登詩“年年長自送行人,折盡邊城路旁柳!鼻宕惥S崧詞:“柳條今剩幾?待折贈!比藗儾坏娏藯盍鴷饎e愁,連聽到《折楊柳》曲,也會觸動離緒。李白《春夜洛城聞笛》:“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逼鋵,柳樹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征意義,古人又賦予柳樹種種感情,于是借柳寄情便是情理中之事了。

2.高考原題

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

春夜洛城聞笛  李 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前人在評論這首詩時曾說,“折柳”二字是全詩的關鍵。詩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關鍵”之說?為什么?

【答案】“折柳”這首曲子寓有惜別懷遠之意。本詩抒寫了思鄉(xiāng)之情,而這種思鄉(xiāng)之情是從聽到“折柳”曲的笛聲引起的,可見“折柳”是全詩的關鍵。

四、布置作業(yè)

背誦

五、板書設計

峨眉山月歌

蜀江行旅圖: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峽

兼指友人、故土  象征鄉(xiāng)情、友請

春夜洛城聞笛

聞 笛聲(楊柳曲)     凄清哀婉      思歸居土

欄目熱點
熱評資源
最新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