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wǎng)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首頁 > 教案 > 教育資源 > 九年級語文教案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教案

[移動版] 佚名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教案

【教學目的】

1.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增強民族民主意識,增強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2.學習寫駁論文的方法。

【教學重點】

1.體會魯迅的憂患意識和愛國精神。

2.理解重要語句的深層含義。

3.學習文章的寫作技巧。

【教學設想】

教學方法

1.誦讀法。通過聲情并茂的朗讀增強感知、感悟。

2.品讀法。讀重點語句,品味其思想內(nèi)涵和寫法。

3.討論式。在討論中互相啟發(fā)。

4.探究式。在討論的基礎上,對某個或幾個問題變換角度思考,拓展思維。

5.比較閱讀法。在比較中完成對知識的遷移或延伸。

媒體設計

錄音機、電腦、投影儀

參考資料:/teach/5457.html

教學時數(shù):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導語設計一:

(放映電影《阿Q正傳》的片斷)同學們,這是由魯迅先生著名小說《阿Q正傳》改編的影片片斷,故事通過阿Q的命運表現(xiàn)了魯迅對中華民族的深刻審視和熱切關注。我們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也讀到過魯迅對自由快樂生活的向往,——是的,魯迅就是一位畢生追求中華民族的民主自由的戰(zhàn)士。(投影魯迅像)1936年他去世時,上海民眾在他的遺體上覆蓋了寫有“民族魂”三個大字的白布,以表達對魯迅偉大人格的深深敬仰。魯迅先生博大精深的思想至今仍有極大的現(xiàn)實意義。

今天,我們要學習他的一篇雜文《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板書課題),看看我們能從中得到什么新的啟發(fā),學到怎樣的做人、作文的方法。

(解說:這樣設計是為了讓學生對魯迅有進一步的了解,營造莊重的氣氛;同時,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又方便了學生的接受。多媒體的使用也有助于拉近師生的距離。)

導語設計二:

有人說,新世紀的第一年——2001年是“中國年”,申奧成功、加入WTO、國足出線等等,喜事不斷,中國人感到從未有過的幸福、自豪;然而,70多年前的中國是怎樣的面貌呢?那時的中國人又是怎樣的精神狀態(tài)呢?當時,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頑強的戰(zhàn)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著這一切,一次次振臂吶喊、一次次沖鋒陷陣——他,就是魯迅先生。

今天,我們來學習他的一篇雜文《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板書課題),看看我們能從中得到什么新的啟發(fā),學到怎樣的做人、作文的方法。

(解說:從身邊事說起,親切。而且魯迅的關于中國人自信力的建設的思想,在今天仍有現(xiàn)實意義。)

二、解題

本文是一篇駁論文。這種文體一般是先指出對方錯誤的實質(zhì),或直接批駁(駁論點),或間接批駁(駁論據(jù)、駁論證);繼而,針鋒相對地提出自己的觀點并加以論證。從廣義上來看,這又是一篇雜文,雜文短小精悍、寫法靈活。魯迅的雜文有“投槍”“匕首”之喻,由此也可窺見魯迅雜文風格之一斑。

本文收入《且介亭雜文》,屬魯迅后期雜文。魯迅寫這篇文章之前的一個月,就發(fā)燒,“自覺肋痛”,肺病已相當嚴重。文章寫完之后的兩個多月,寫了《病后雜談》,還致信楊霽云,自稱是在敵人和“戰(zhàn)友”的夾攻下的“橫戰(zhàn)”?墒牵】档膼夯途竦膲毫,并沒有影響他對世事的熱忱關注。

本文寫于“九一八”事變?nèi)苣曛蟆V袊緛砭蛧\積弱、屢遭欺侮,“九一八”事變又在許多中國人心中投下失敗的陰影,國內(nèi)悲觀論調(diào)一時甚囂塵上,然而魯迅卻憑著對社會現(xiàn)狀的洞悉,發(fā)出中國人當自信自強的吶喊,實在難能可貴。

課題《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聚焦當時社會的熱點問題,把要談的對象——“中國人”和事件——“失掉自信力了嗎”直接放在標題上,能引起讀者的思考和閱讀欲望。再則,它以這種問句的形式出現(xiàn),懸而不論,這是很巧妙的。若用陳述句或反問句,則太直白,沒有張力;而現(xiàn)在的標題既有對錯誤論調(diào)的反詰,又有對己方觀點的自信,或也包含投向大眾的關切和詢問……而這幾方面內(nèi)容又是交織在一起的,這就使標題內(nèi)涵非常豐富。魯迅向來擅長在標題上做足文章,這篇也是一樣。

三、研習課文

(一)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1.速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讀準下列加點字的字音,并理解下列各字詞的含義:

搽玄虛省悟自欺欺人渺茫脊梁誆騙懷古傷今

(解說:初讀課文,須掃清障礙?勺寣W生自查工具書解決。)

2.對方的錯誤觀點是什么?作者為什么認為它是錯誤的?作者正面提出的觀點是什么?作者提出觀點的依據(jù)是什么?

明確:對方的錯誤觀點是“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因為信“地”信“物”信“國聯(lián)”,從來就沒有相信過自己;而現(xiàn)在的求神拜佛,則是在自欺了。作者正面提出的觀點是“中國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因為有過去和現(xiàn)在的事實為證。

欄目熱點
熱評資源
最新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