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了解本詩的寫作背景,能正確劃分詩的節(jié)奏、重音。
2.識記有關艾青的文學常識,理解飽含著詩人感情的具體形象。
3.飽含深情地朗誦詩歌,體會詩人對祖國真摯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1.關鍵詩句的理解
2.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1.理解飽含著詩人感情的具體形象
2.理解一、二兩節(jié)詩之間的關系。
教學時數(shù):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與同學們一起積累表達愛國主義感情的詩文名句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
這些不朽的詩篇,都是在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愛國志士發(fā)自內(nèi)心的呼喊。今天,我們來學習同一題材的現(xiàn)代詩歌名篇《我愛這土地》。(板書:我愛這土地艾青)
二、作者簡介
三、解題,背景介紹
詩的題目是《我愛這土地》,旗幟鮮明地表達了對土地的熱愛,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土地”是他詩中出現(xiàn)最多的兩個意象之一(另一個是“太陽”)。“土地”象征著生他養(yǎng)他而又多災多難的祖國。對“土地”的熱愛,是艾青作品詠唱不盡的旋律。
本詩寫于1938年11月,其時日本侵略軍連續(xù)攻占了華北、華東、華南的廣大地區(qū),所到之處瘋狂肆虐,妄圖摧毀中國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國人民奮起反抗,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詩人在國土淪喪、民族危亡的關頭,堅定地匯入民族解放斗爭的洪流中,成為時代的“吹號者”,滿懷對祖國深沉的愛和對侵略者切齒的恨,寫下了這首慷慨激昂的愛國詩篇。
四、朗讀指導
自由體的新詩,不同于舊體詩,字數(shù)、停頓、押韻沒有嚴格的限制。隨感情的表達句子可長可短,字數(shù)可多可少,自由靈活,不拘一格。因此,我們在讀現(xiàn)代詩歌的時候,一定要把握好詩歌的節(jié)奏、停頓,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培養(yǎng)自己的語感,理解詩歌所描寫的對象、運用的表現(xiàn)手法,更準確地領悟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詞語的重讀與否,主要是由詩歌的情感所決定的。一般來說,能鮮明的表達出詩人情感的詞語,包括中心語、修飾語,都應該重讀。
第一步:聽錄音或教師范讀;
第二步:用符號劃分詩歌的停頓和重讀的字詞,參考:
假如/我是一只鳥,
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
這永遠洶涌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
這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
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