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wǎng)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首頁 > 高中語文 > 高考試卷

2012年全國高考語文試卷及答案(word)

[移動版] 作者:佚名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先在答題卡上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然后貼好條形碼。請認真核準條形碼上的準考證號、姓名和科目。

2.第Ⅱ卷共4頁,請用直徑0.5毫米的黑色墨水簽字筆在答題卡上個體的答題區(qū)域內(nèi)做答,在試卷上作答無效。

3.第Ⅱ卷共11小題,共120分。

四、(23分)(注意:在試題卷上作答無效)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臣在任已聞警,慮夏人必乘間盜邊,愿選將設備。

譯文                                  

(2)浩招輯流亡,開營田,以其規(guī)置頒示諸路。

譯文                                  

12.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8)

           

           落 葉 

 修睦

        雨過閑田地,重重落葉紅。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風。

        幾處隨流水,河邊亂暮空。

        只應松自立,二不與君同。

[注]修睦:晚唐詩人。

(1)從寫落葉的角度看,第二聯(lián)與一、三兩聯(lián)的不同時如何體現(xiàn)出來的?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詩最后一聯(lián)為什么要寫松?請簡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兩題任選一題作答:如果兩題都答,則按第一小題計分)(5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非能水也,_____________________。君子生非異也,_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勸學》)

紛紛暮雪下轅門,_____________________。輪臺東門送君去,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參《白雪歌送武門判官歸京》)

(2)月出于東山之上,_____________________。白露橫江,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凌萬頃之茫然。(蘇軾《赤壁賦》)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沙場秋點兵。(辛棄疾《破陣子》)

五、(22分)(注意:在試題卷上作答無效)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題。

聽朗誦  孫犁

一九八五年,九月十五日晚間,收音機里,一位教師正在朗誦《為了忘卻的記念》。

這篇散文,是我青年時最喜愛的。每次閱讀,都忍不住熱淚盈眶。在戰(zhàn)爭年代,我還屢次抄錄、油印,給學生講解,自己也能背誦如流。

現(xiàn)在,在這空曠寂靜的房間里,在昏暗孤獨的燈光下,我坐下來,虔誠地、默默地聽著。我的心情變得很復雜,很不安定,眼里也沒有淚水。

五十年過去了,現(xiàn)實和文學,都有很大的變化。我自己,經(jīng)歷各種創(chuàng)傷,感情也遲鈍了。五位青年作家的事跡,已成歷史:魯迅的這篇文章,也很久沒有讀,只是偶然聽到。

革命的青年作家群,奔走街頭,振臂高呼,最終為革命文學而犧牲。這些情景,這些聲音,對當前的文壇來說,是過去了很久,也很遠了。

是的,任何歷史,即使是血寫的歷史,經(jīng)過時間的沖刷,在記憶中,也會漸漸褪色,失去光澤。作為文物陳列的,宗教信徒,用血寫的經(jīng)卷,就是這樣。關于仁人志士的記載,或仁人志士的遺言,在當時的以后,對人們心靈的感動,其深淺程度,總會有不同吧!他們的呼聲,在當時,是一個時代的呼聲,他們心的跳動,緊緊連接著時代的脈搏。他們的言行,就是群眾的矚望,他們的不幸,會引起全體人民的悲痛。時過境遷,情隨事變,就很難要求后來的人,也有同樣的感情。

時間無情,時間淘洗。時間沉淀,時間反復。歷史不斷變化,作家的愛好,作家的追求,也在不斷變化,撫今思昔,登臨憑吊的人,雖絡繹不絕,究竟是少數(shù)。有些紀念文章,也是偶然的感喟,一時之興懷。

世事雖然多變,人類并不應此九廢棄文學,歷史仍賴文字以傳遞。三皇五帝之跡,先秦兩漢之事,均賴歷史家、文學家記錄,才得永久流傳。如果沒有文字,只憑口碑,多么重大的事件,不上百年,也就記憶不清了。文字所利用的工具也奇怪,竹木紙帛,遇上好條件,竟能千年不壞,比今時壽命還長。

能不能流傳,不只看寫的是誰,還要看是誰來寫。秦漢之際,楚漢之爭,寫這個題材的人,當時不下百家。一到司馬遷筆下,那些人和事,才活了起來,膾炙人口,永遠流傳。別家的書,卻逐漸失落,亡佚。

白莽柔石,在當時,并無赫赫之名,事跡亦不彰著。魯迅也只是記了私人的交往,朋友之間的道義,都是細節(jié),都是瑣事。對他們的革命事跡,或避而未談,或談得很簡略。然而這篇充滿血淚的文字,將使這幾位青年作家,長期躍然紙上。他們的形象,魯迅對他們的真誠而博大的感情,將永遠鮮明地印在憑吊者的心中。

想到這里,我的心又平靜了下來,清澈了下來。

文章與道義共存。文字可泯,道義不泯。而只要道義存在,魯迅的文章,就會不朽。

查看更多2012高考語文試卷 全國卷資料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