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廣西梧州市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 語文試卷
(試卷滿分12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第Ⅰ卷(28分)
(共14小題,均為選擇題,每小題2分)
一、積累運用(26分)
根據下列語境,完成問題;⒛甏汗(jié)到來之際,改造后的梧州市西堤 ( )
公園重新開放,成為市民休閑游憩【甲】運動健身的好去處。公園著力打造亞熱帶風情景觀特色,植物種類豐富多彩。在公園中心廣場前的巨石上,雕刻著古蒼梧郡的歷史文述和轄圖。特別是長堤護欄上80首(幅)歷代名人政要對梧州詠贊的題詩,契( )合了梧州的深厚歷史文化底yùn( )。梧州的輝煌歷史,是梧州的基石與精神財富。如今,梧州人在【乙】海納百川,力爭上游【乙】精神的熏táo( )下,埋頭苦干,奮發(fā)圖強,重塑梧州輝煌。
1.下列依次填入括號里的字音或字形,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
A.tí qiè 韻 陶
華語網說明:網頁文檔僅供預覽,為TXT無格式文檔,如果你需要完整Doc試卷及答案,請點此下載。
D.dī qì 韻 淘
2.在上面語段中【甲】【乙】處依次填入標點符號,正確的一項是( )
A. 、 “ ”
B. , “ ”
C. , 《 》
D. 、 《 》
3.下列加點的成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
A.游客:在西堤公園臨江步道漫步,一步一景皆風情,讓人流連忘返。
B.市民:晚上,公園里華燈閃爍,流光溢彩,與波光粼粼的西江相映成趣。
C.學生:每當吟誦長堤護欄上那些詠贊梧州的題詩時,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D.設計者:公園的設計栩栩如生,“堤、路、園”完美融合,提升了城市品位。
4.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
A.在“3•21”東航事故中,通過梧州軍民全力參與救援工作,使梧州贏得高度的贊譽。
B.因為各校開展了“明月頌中華”活動,所以梧州市掀起創(chuàng)建“詩詞之市”的熱潮。
C.為了發(fā)展、傳承和保護六堡茶文化,市正府出臺了《梧州市六堡茶文化保護條例》。
D.隨著2022年冬奧會、冬殘奧會相繼圓滿落幕,北京成為全球首個“雙奧之城”。
5.下列對文學文化常識的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
A.曹雪芹寫的《紅樓夢》,是我國古代小說的巔峰之作。《劉姥姥進大觀園》選自該書的第四十回。
B.山水田園詩以描寫自然風光、農村景物見長。詩境優(yōu)美,風格淡雅。其中,東晉陶淵明的《飲酒》是代表作品之一。
C.酒杯,在古代有不同的稱謂,如“觥籌交錯”中的“觥”“籌”,“金樽清酒斗十千”中的“樽”。
D.社稷,古代帝王、諸侯所祭拜的土地神叫“社”,谷神叫“稷”。后來就以“社稷”代表國家。
6.下列對出自羅貫中《三國演義》語段的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
公飲數杯酒畢,一面仍與馬良弈棋,伸臂令佗割之。佗取尖刀在手,令一小校捧一大盆于臂下接血。佗曰:“某便下手,君侯勿驚。”公曰:“任汝醫(yī)治,吾豈比世間俗子懼痛者耶?”佗乃下刀,割開皮肉,直至于骨,骨上已青。佗用刀刮骨,悉悉有聲。帳上帳下見者,皆掩面失色。公飲酒食肉,談笑弈棋,全無痛苦之色。須臾,血流盈盆。佗刮盡其毒,數上藥,以線縫之。公大笑而起,謂眾將曰:“此臂伸舒如故,并無痛矣。先生真神醫(yī)也!”佗曰:“某為醫(yī)一生,未嘗見此。君侯真天神也!”
A.文中的“公”“君侯”都是指關羽。他與劉備、張飛在桃園結義。
B.文中的“佗”指神醫(yī)華佗,他被曹操陷害而死,所著的《青囊書》失傳。
C.“悉悉有聲”“皆掩面失色”從側面突顯了“佗”醫(yī)術高超,令眾將佩服。
D.“大笑而起”中的“笑”“起”,生動傳神地寫出了“公”的神威。
7.請將下列詩句用正楷字體正確、規(guī)范地書寫在田字格中。(4分)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8.默寫。(10分)
(1)海日生殘夜,___________。(王灣《次北固山下》)
(2)黑云壓城城欲摧,_____________。(李賀《雁門太守行》)
(3)何當共剪西窗燭,_____________。(李商隱《夜雨寄北》
(4)俗子胸襟誰識我?_____________。(秋瑾(《滿江紅•小住京華》)
(5)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己亥雜詩》)
(6)一抹晚煙荒戍壘,_____________。(納蘭性德《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
(7)_____________,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8)___________,天山共色。(吳均《與朱元思書》)
(9)今年中秋,神舟十四號三位宇航員將在太空隔艙望月,讓我們用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給他們送上最真摯的祝福。
二、閱讀理解(35分)(一)古代詩歌鑒賞。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