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wǎng)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首頁 > 文言專題 > 高中文言文閱讀訓練

論語高考探究題整理(共23題)

[移動版] 作者:佚名

 

【參考答案】

(一)可以結合建設和諧社會或正確處理人際關系等方面的具體問題展開論述。

(二)因材施教——首先是孔子對學生的特點有深入的了解和準確的把握。再是孔子能夠根據(jù)學生特點,有針對性地對他們進行品德和學業(yè)方面的教育培養(yǎng),如11.22章是講在個人品性修養(yǎng)方面的因材施教,11.3章是講在個人發(fā)展方向上的因材施教:如19.5章子夏比較偏向于具體知識的研習,孔子把重視道德修養(yǎng)視為好學,而子夏卻把鉆研具體知識視為好學,說:“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笨鬃俞槍ψ酉倪@種偏向提醒他:“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边@些都是孔子因材施教的表現(xiàn)。

(三)孔子的政治傾向比較保守,主張克己復禮,恢復西周禮樂制度,述而不作的主張與這種政治態(tài)度恰恰相應。所謂述,就是對古代禮樂以及反映這些禮樂的典籍進行整理、闡釋和傳授,而這正是祖述堯舜、憲章文武、恢復周禮的需要。

述而不作——①在述與作的關系上,作是第一位的。只有在各領域內沿著正確的方向不斷創(chuàng)新,才能推動社會生產(chǎn)生活不斷進步。因此,從總體來說,述而不作的主張是一種文化保守主義,不符合現(xiàn)代社會要求。 ②但另一方面,述又是作的基礎。創(chuàng)新的前提是對前人成果的學習和吸收,離開這一點,就會成為不切實際的想入非非,不可能獲得成功。 ③述不是對前人成果奉若神明、原封不動,而是根據(jù)時代要求和后來的認識對原有文化進行新的整理,在對資料的選擇處理中滲透著整理者的觀點和傾向。從這個意義上說,述也是一種形式的作。

所謂“述而不作”,是指只綜合、闡述和宣傳古代前賢的理論、學說、主張,而不創(chuàng)新立異、自立新說。這是孔子謙虛的說法,也跟他的政治傾向有關。

孔子提倡“復禮”,向往周朝的禮儀、制度、文化,而當時現(xiàn)實是“禮崩樂壞”,所以他更認為要大力宣揚古代文化。對于“述而不作”,一方面說明孔子“復古”的政治立場,以古代禮樂作為最高的標準。但另一方面,孔子在綜述古代文化中形成自己的體系,有創(chuàng)新在,并非“傳聲筒”,更非今天一些“學者”東拼西湊、剪剪貼貼可比 。

(四)回答這個問題要注意避免孤立靜止地看問題,要把這兩條材料和其他材料結合起來看。從孔子“均無貧”、有若“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等言論看,孔子是認識到足民的重要性的,不能由于他的去食主張就否認他的足民思想。去食一說,是在特定的語境下對教民思想的強調。當然,總體看來,孔子對禮教強調得更多,這是他所關注的一個重點。

孔子認為:自古以來人都有一死,無糧頂多餓死,而如果沒有百姓的信任,國家根本站不住。

(兩者沒有矛盾,反映出孔子治國思想的兩層意思。他主張為政以“德”,就要保證百姓基本生活,滿足物質需求,這是基礎,所以提倡“富之”;但他又主張治國以“禮”,就要重視“教化”,使百姓能遵守“禮”,就要提倡百姓有一種精神力量,所以他又很重視人的基本準則,如“信”、“仁”等,甚至把它看作比生命還重要。因為人是萬物之靈,如果光滿足物質要求,與動物無異。)

(五)“均無貧”與“均貧富”含義不同。均貧富是站在窮人即“貧”的立場上提出的重新分配社會財富的綱領,而均無貧則是孔子站在統(tǒng)治者即“富”的立場上提出的調和階級矛盾的主張!熬毟弧睂嶋H含義在劫富濟貧,強烈主張維護等級制度的孔子不可能具有這種思想。因此,朱熹對“均無貧”這個“均”字的解釋應該是符合孔子原意的。只有這種解釋,才能使“均無貧”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取得一致!熬痹凇墩f文解字》中解為“平(公平)”,這是它在詞典中的意義。詞在詞典中的意義是抽象的、概括的。一旦用到言語里,有了具體的語境,詞的意義就由語言義變?yōu)檠哉Z義,就會添加很多臨時性的附加成分,由抽象變?yōu)榫唧w,由一般變?yōu)閭別。“均貧富”和“均無貧”的“均”詞典義都是“平”,但到了“均貧富”和“均無貧”這兩個不同的句子里,卻有不同的解釋,原因就在于此。

孔子所說的也類似“相對公平”,就是要統(tǒng)治者不要過分搜刮百姓,保證他們的基本物質需求。

(六)政與刑是用法令規(guī)定人們不能做什么,主要實施手段是懲罰。德與禮是從精神上鼓勵人們應該做什么,主要實施手段是教育熏陶。孔子的德治思想(富民、教民、舉賢、正己等),與法家的法治思想有很大不同。“政”,這里是指治理國家之事!暗隆迸c“刑”,是指治理國家的手段、方法、途徑,即“德治”與“法治”!岸Y”,是指人與人相處的一種規(guī)范,它是“德治”的基礎。孔子所言 “禮”的核心是“等級制”,要求人們在自己所定位的等級中安分守紀!岸Y”從縱(上下級、長幼輩等)、橫(夫婦、兄弟、朋友等)兩方面規(guī)范、約束人們行為。

(七)禮并不只有鐘鼓玉帛等外在形式,還有決定、支配這些形式的內核,這個內核就是仁。孔子又認為禮是仁的目的和外在表現(xiàn)(12.1章),還用孝弟把仁和禮統(tǒng)一起來(1.2章),所謂孝弟,就是尊尊親親,是在宗法制度下的親情,又反過來為鞏固宗法制度服務。這樣看來,孔子的禮就是建立在仁的基礎上的禮,不但講制度、講規(guī)范,還要講帶著仁愛之心去執(zhí)行這些規(guī)范(2.8章,17.21章);孔子的仁是禮指導之下的仁,是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級制度為前提和目的的仁愛,不是無差別的兼愛、博愛。

(八)孔子講君臣父子關系時講了兩面,不但對臣下和子女有要求,對君主和父輩也有制約。孔子曾說過“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3.19章),所以,在孔子看來,臣不臣、子不子的現(xiàn)象固然不能允許,君不君、父不父也同樣應該反對。當然,孔子從維護周禮著眼,強調的是臣下和子女的義務一面。而后世宋儒的“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則把君臣父子的關系片面化,把君權和父權絕對化,只講臣、子的義務,不講君、父的責任。這種極端化的主張,把封建專制制度推向了極致。

(九)“沐浴而朝”說明孔子對這件事情的重視。

“不敢不告”說明孔子一方面仍用大夫的政治責任要求自己,表現(xiàn)他對周禮的虔誠;另一方面也說明孔子對魯國君臣實現(xiàn)自己的要求原本就沒有抱多大希望,孔子的舉動帶有“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和“知其不可而為之”的意味。反復申說“不敢不告”,反映了孔子無可奈何的心情。

(十)“知其不可而為之”反映了追求理想的執(zhí)著精神和犧牲精神(獻身精神)。但對這種精神要具體分析。首先,行為的目的是什么,是逆潮流而動,還是為了正義事業(yè)和崇高理想。為了正義事業(yè)的“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精神,在精神境界上達到常人罕至的高度,其理想主義的光芒照耀著人類精神的大道,對群眾的動員作用和榜樣作用也不可低估。其次,從斗爭策略說,要重視保存和積蓄力量,不應做無謂的犧牲。

(十一)孔子主張志士仁人應殺身成仁,而管仲在失敗后不能為公子糾死難,又做了原來政敵齊桓公的相。管仲看似違背了仁道。但孔子卻明確地肯定了管仲的仁,原因是管仲輔佐齊桓公用和平手段維護華夏的統(tǒng)一,使人民免遭異族的奴役。這說明,孔子的仁的高標準是看一個人對社會的貢獻,看他能否維護王權,安定百姓,而不是只講求小仁小信。孔子肯定管仲的大節(jié)大信,忽略他的小節(jié)小信說明孔子在仁的認知上能知權達變?鬃臃穸ü苤僦Y而肯定管仲為仁,也表明他的仁和禮之間存在矛盾之處。

(十二)儒家墨家都主張關愛別人,但孔子的仁愛,是以愛自已為前提(孝悌為根本),然后將這種愛一層一層擴展出去,愛自已的親人,愛周圍的人,然后愛所有的人推及到萬物。因而是最符合現(xiàn)世社會的人的感情與實際的。墨子的兼愛,是不分親疏,無條件平等的愛.用佛教的話說就是無我相,無人相的愛,雖然墨家還不是宗教,但墨子的思想?yún)s充滿了無比偉大的宗教情懷。

總之,孔子的仁愛是以尊尊親親為基礎的有差等的愛,墨子的兼愛是取消等級差別的普遍之愛,這就破壞了嚴格區(qū)分上下尊卑的宗法等級制度,所以孟子說墨子的兼愛是無父。

查看更多論語 高考資料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