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是李清照早期的詞作之一。詞中充分體現(xiàn)出作者對大自然、對春天的熱愛。這是一首小令,內(nèi)容也很簡單。它寫的是春夜里大自然經(jīng)歷了一場風(fēng)吹雨打,詞人預(yù)感到庭園中的花木必然是綠葉繁茂,花事凋零了。因此,翌日清晨她急切地向“卷簾人”詢問室外的變化,粗心的“卷簾人”卻答之以“海棠依舊”。對此,詞人禁不住連用兩個“知否”與一個“應(yīng)是”來糾正其觀察的粗疏與回答的錯誤!熬G肥紅瘦”一句,形象地反映出作者對春天將逝的惋惜之情。
【賞析1】:
這首小令是李清照的奠定“才女”地位之作,轟動朝野。傳聞就是這首詞,使得趙明誠日夜作相思之夢,充分說明了這首小令在當(dāng)時引起的轟動。又說此詞是化用韓偓《懶起》詩意。韓詩曰:“昨夜三更雨,臨明一陣寒。海棠花在否?側(cè)臥卷簾看!钡钋逭盏男×钶^原詩更勝一籌,入木三分地刻畫了少女的傷春心境。
“昨夜雨疏風(fēng)驟,濃睡不消殘酒。”這兩句寫昨夜的風(fēng)很急,還淅淅瀝瀝的下起小雨;晚上又飲了一些酒,睡的很沉,直到早上醒來酒意還沒有完全退去。一開始就將整首詞的時間、環(huán)境勾勒得十分清楚!坝晔栾L(fēng)驟”十分恰當(dāng)?shù)膶懗隽四捍旱奶攸c(diǎn),風(fēng)吹的緊而雨卻是疏落,四個字即使人能夠感受到暮春的氣息。“濃睡不消殘酒”則寫出了人物現(xiàn)在的狀態(tài),剛剛醒來略略還帶些酒意,一副慵懶的模樣,這種狀態(tài)下最容易想起昨夜的雨疏風(fēng)驟,隱隱心底還藏著些許心事,這樣就順理成章地引出下文。上下兩句前者寫室外,后者寫室內(nèi),轉(zhuǎn)折的巧妙恰當(dāng),靈動自然。
經(jīng)歷了一場風(fēng)吹雨打,主人公心中十分想知道園中的海棠是否花瓣零落,令人不忍面對,因此急急地向“卷簾人”詢問。一個“試”字,寫出了人物心中的擔(dān)憂,她不愿意春天就這么快的過去!霸嚒弊謱⒉蝗虇枀s又忍不住想知道的矛盾心理刻畫的淋漓盡致。孰料,“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這讓她出乎意料,雖然她內(nèi)心渴望海棠依舊,但自己也明白風(fēng)雨之后必是花事凋零,所以“卷簾人”的回答給了她意外的驚喜!昂L囊琅f”從后面應(yīng)和了前面“問”的內(nèi)容,這種手法使得其詞更加耐讀!皡s”字同時寫出了主人公原有的心思和聽到回答后的意外之情,還隱隱道出了“卷簾人”不了解主人公的心思和回答時的漫不經(jīng)心,這兩者之間形成了一個微妙的對比,主人公的細(xì)膩委婉與“卷簾人”粗疏淡漠之間的對比。詞至此,又疊進(jìn)一層,意境又開一界。
“知否?知否?應(yīng)是綠肥紅瘦!敝魅斯吘惯是知道這是暮春時節(jié),況且昨夜又是一夜風(fēng)雨,海棠花斷然是不會依舊了,因此她連用兩個“知否”來糾正“卷簾人”的答復(fù),口語的語氣使得這兩個“知否”讓人讀來頗覺清新!皯(yīng)是綠肥紅瘦”一句寫出了當(dāng)前的情形。這句是最為世人稱道的一句,它十分的新穎別致、生動傳神,看似信手拈來,卻是功力獨(dú)到。她用“綠”字代指滿枝的綠葉,用“紅”代指枝頭的花朵,“肥”替換了“多”,“瘦”替換了“少”,寫出了一個全新的意境。無怪乎多為歷代詞論者贊譽(yù),如《草堂詩余別錄》中曰“結(jié)句尤為委曲工整,含蓄無窮意焉”。而更深一層,“紅”又不單指花朵,還隱指了春天萬紫千紅的景象與色彩,隱指了春天眾多無比美好的事物,隱指了在春天里的喜悅心情。這樣“紅瘦”一詞就逼真地寫出了人物地傷春情思。不需直言,不假雕飾,卻更令人心動,這是李清照的詞作給讀者的一個典型感受。
作為李清照的成名之作之一,這首小令寫法別致。它曲折委婉,意境層層疊進(jìn),雖只六句,卻幾度轉(zhuǎn)承,時時宕開一筆。同為傷春之作,作者并沒有像其他詩篇一樣直接寫如何百花凋零、如何悲傷惆悵,而是通過聽覺、視覺等側(cè)面營造暮春時節(jié)的氛圍,從客觀現(xiàn)實逐漸轉(zhuǎn)入主觀感受,從而能夠更加強(qiáng)烈的引起讀者的共鳴。
其次,作者通過主人公與“卷簾人”的對話來展開全文。這種寫法,不僅是讀者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在腦海里形成一副完整的畫面,增添了真切感,而且行文上也顯得緊湊而有內(nèi)容。同時還將人物的心境通過話語表現(xiàn)出來,更顯得真實可信。此外作者在對話中稍加點(diǎn)綴,如“試”、“卻”等字,將人物情感的轉(zhuǎn)折細(xì)膩地刻畫出來,對比著描寫了兩個人物的情感心思。
再者,成功地運(yùn)用代指手法。以“綠”“紅”代指葉和花,以“肥”“瘦”代指多少,在語言上更顯凝練,言前人所未言。前已詳述,此處即不重復(fù)了。
接下去三、四兩句所寫,是惜花心理的必然反映。盡管飲酒致醉一夜?jié)馑,但清曉酒醒后所關(guān)心的第一件事仍是園中海棠。詞人情知海棠不堪一夜驟風(fēng)疏雨的揉損,窗外定是殘紅狼藉,落花滿眼,卻又不忍親見,于是試著向正在卷簾的侍女問個究竟。一個“試”字,將詞人關(guān)心花事卻又害怕聽到花落的消息、不忍親見落花卻又想知道究竟的矛盾心理,表達(dá)得貼切入微,曲折有致。相比之下,周邦彥《少年游》:“一夕東風(fēng),海棠花謝,樓上卷簾看。”便顯得粗俗不堪,味同嚼蠟了!霸噯枴钡慕Y(jié)果如何呢?——“卻道海棠依舊。”侍女的回答卻讓詞人感到非常意外。本來以為經(jīng)過一夜風(fēng)雨,海棠花一定凋謝得不成樣子了,可是侍女卷起窗簾,看了看外面之后,卻漫不經(jīng)心地答道:海棠花還是那樣。一個“卻”字,既表明侍女對女主人委曲的心事毫無覺察,對窗外發(fā)生的變化無動于衷,也表明詞人聽到答話后感到疑惑不解。是啊,“雨疏風(fēng)驟”之后,“海棠”怎會“依舊”呢?這就非常自然地帶出了結(jié)尾兩句。
“知否?知否?應(yīng)是綠肥紅瘦!边@既是對侍女的反詰,也象是自言自語:這個粗心的丫頭,你知道不知道,園中的海棠應(yīng)該是綠葉繁茂、紅花稀少才是!“應(yīng)是”,表明詞人對窗外景象的推測與判斷,口吻極當(dāng)。因為她畢竟尚未親眼目睹,所以說話時要留有余地。同時,這一詞語中也暗含著“必然是”和“不得不是”之意。海棠雖好,風(fēng)雨無情,它是不可能長開不謝的。一語之中,含有不盡的無可奈何的惜花情在,可謂語淺意深。而這一層惜花的殷殷情意,自然是“卷簾人”所不能體察也無須更多理會的,她畢竟不能象她的女主人那樣感情細(xì)膩,那樣對自然和人生有著更深的感悟。這也許是她所以作出上面的回答的原因。末了的“綠肥紅瘦”一語,更是全詞的精絕之筆,歷來為世人所稱道。“綠”代替葉,“紅”代替花,是兩種顏色的對比;“肥”形容雨后的葉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謝稀少,是兩種狀態(tài)的對比。本來平平常常的四個字,經(jīng)詞人的搭配組合,竟顯得如此色彩鮮明、形象生動,這實在是語言運(yùn)用上的一個創(chuàng)造。由這四個字生發(fā)聯(lián)想,那“紅瘦”不正表明春天的漸漸消逝,而“綠肥”象征著綠葉成蔭的盛夏的即將來臨嗎?這種極富概括性的語言,又實在令人嘆為觀止。胡仔《苕溪漁隱叢話》稱:“此語甚新!薄恫萏迷娪鄤e錄》評:“結(jié)句尤為委曲精工,含蓄無窮意焉。”看來皆非虛譽(yù)。
這首小詞,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卻寫得曲折委婉,極有層次。詞人因惜花而痛飲,因情知花謝卻又抱一絲僥幸心理而“試問”,因不相信“卷簾人”的回答而再次反問,如此層層轉(zhuǎn)折,步步深入,將惜花之情表達(dá)得搖曳多姿!掇@詞選》云:“短幅中藏?zé)o數(shù)曲折,自是圣于詞者。”可謂的評。
【賞析2】
今日,再讀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fēng)驟》,竟生出些許陌生的親切感來:亦悲亦喜李清照,把酒黃昏,顧影自憐,似曾相識只孤檠,卻把相思醉。雨疏風(fēng)驟,獨(dú)坐夕陽,渾然不知今夕何年,唯有城春草木深處,“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欲說還休……
非悲非喜李清照,詩魂詞心,燕寢香凝,九百年的歲月?lián)v碎了時空,交織著古今,也只是“三杯兩盅淡酒,怎敵他曉來風(fēng)急?”,相隔在“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fēng)”里,且問“夢斷不成歸”的“卷簾人”時,卻早已“風(fēng)住塵香花已盡,物是人非事事休”……
一首小令,三十三個字,寥寥數(shù)語,卻輕靈新巧,用工字巧,極盡纏綿傳神。易安居士(李清照)的自然率真,淡淡悲涼,為花而喜、為花而悲、為花而醉、為花而嗔,實則是傷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嘆自己的青春易逝。而卷簾人的冷淡,詞人的嗔傷、憂郁,含蓄中隱逸可見無限凄婉,以一句“試問卷簾人”,千般碧韻,風(fēng)情婉約,便讓一切后來者如何的輕卷慢舒的樣子頓顯做作;以眺望的卓越風(fēng)姿,讓后來者的所有亭亭玉立成為了虛擬的象征。
“試問卷簾人”卻沒有酒朋詩侶作伴的居士,不想佩服你這才情,只想佩服你在國破家亡,人去樓空時的情不歇心未滅。超越柔弱和怯懦,不留一層小家碧玉的粉脂氣,亦不留半點(diǎn)的怨天尤人的痕跡,以悠逸而感傷鑄成的風(fēng)韻,竟自成了婉約一派大家,博一代詞宗之盛名。
退步抽身,恍惚中,我欲尋覓一個良宵淡月,疏影幽幽的意境,以提升我還被世俗蒙味的心性;我亦想尋覓一份“天接云濤連小霧,星河欲轉(zhuǎn)千帆舞”的“無一毫釵粉氣”飄逸豪放,以增添我還顯孱弱的風(fēng)度。是的,我還想尋覓一縷沉香,習(xí)到如何在“庭院深深深幾許”的輕問里裊裊生煙...........
一直頗為欣賞和喜歡李清照,她詩、詞、文、賦、金石、書、畫無所不精,而尤以詞的藝術(shù)成就最為突出。從來都只注意吟詠和品味居士傾絕百代,引人入勝的詩詞,而并沒有太在意她坎坷艱難的身世和出身。李清照早期生活優(yōu)裕,卻在孤苦生活中度過了晚年,一生“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寂處愁居和顛沛流離,悲涼蕭瑟。作為一個有骨氣、有氣節(jié)的人,既高貴又落泊,既孤傲又曼妙,因了這曲高和寡,所以“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嘆出情無所托;“心存高潔不低頭”,而“半夜涼初透”,道出了落寞孤寂!芭訜o才便是德”,在徹夜笙歌的南宋,適逢亂世,又生不逢時,空有滿腹才學(xué),一腔報國熱情,又能言與誰聽?這怎么能叫她不愁呢?
千年誰解“易安”愁,李清照的詞多憂郁倘恍,情摯意濃又滄桑悲慨,揮之不去,驅(qū)之不掉。驚鴻一瞥,閉目以待云中誰的錦書雁字,似乎也載不了這流水落花飄不走的幾許閑愁,這愁在別處是讓人憐的,在這里是讓人心隨所動的;這愁在別處是讓人沉郁打結(jié)的,在這里是飄逸揮灑的;是天色已暮,晚來風(fēng)急,一切都可以減去,只減不去一個愁字——“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其實是一個情字了得!
問世間,一代才女,情何以堪?情何以堪!這情太自我,便弄的月滿西樓,獨(dú)依欄桿,為其憔悴損,衣帶漸寬,人如黃花的萬千悲愁。而發(fā)乎另外情懷的“生當(dāng)為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悲慷絕唱,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充滿著的是雄奇大氣,更顯闊大和豪邁,絕無女性的柔美之情。其悲壯淋漓,士大夫中罕見其匹,只可恨我等這堂堂眾須眉,都不及這位女裙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