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其實是距離的色彩。
是山在遠方的色彩,是夢在對岸的色彩,是心在高處的色彩,是靈魂在大自然的色彩。很難形容山這彌漫氤氳了整個武夷山水的紫色在色譜中的具體位置。但它是武夷獨有的,我便叫它武夷紫。倘若讓我畫武夷,這紫色便是基本色調,而天游是脊梁、九曲是血脈、玉女峰是心臟、流香澗是呼吸、云窩便是氣質。武夷是一個有血有肉的生命。
我看武夷,不是一座美得眩目的山,它是真山真水真性情。因為過于玄艷的自然造化會使人產生疏離感,而武夷是這么平平實實的人間山水,可以讓人隨腳出入、悠然可見,讓靈魂可以得到真正休憩的真正的山。任何穿鑿附會的神話傳說都沒有它本身美,因為有血有肉有靈性的生命最美。人類之所以會以輕慢浮滑的態(tài)度來面對天地造化,之所以會盛氣凌人地來君臨山水,正是由于不把它看成生命,不能以自身的文化感悟與山水構成寧靜的往返與默契。武夷是樸實的,又是清高的,榮枯的故事都在里面,有緣無緣隨價錢。有人看一看熱鬧,評一評山水,拍一拍照片,就心滿意足,算是看過山了。喜歡的人說它已含了漓江的詩情畫意,廬山的雄偉神奇,黃山的奇險偉岸,又是什么山的什么;不喜歡的人一句:“不過如此”也是看過山了。“景是眾人同,情乃一人領”。不同的人看一座山、不同的山被一人看,各各不同,這是人看山;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心境中看同一座山,又不同,這便是山看人了。游客在看山的同時,山也在看游客,游客也在看自己。就像焦距不一的鏡頭,對著同一個拍攝對象,選擇自己所需要的清楚或模糊。
我看武夷,是頗具禪思美感的山。山中多的是幽洞玄天,但不適合坐下來思索,要看一眼就懂,思索便錯了,它屬于頓悟的層境。鈴木大拙禪師說得好:“人來自自然,復看見自身的自然!边@樣的境界只有不斷在山水中學習如何去樂山、如何去樂水,最終得以親證我們就是山,我們就是水的最高境界。你才真正是與山有緣的人,這之后,無論你走到哪里,你卻可以望見自己心中的山水。而武夷山水,山有仁、水生智,這里的山峰大仁大義,這里的水流大智大愚,正是成就這份悟性的好境界。
在武夷的日子,我把眼睛聽成了四季,把耳朵望成了八方,武夷怎會是空山?在武夷的日子,我空曠著一顆心,無物不容無物不納,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日日是好日,武夷怎不是空山?
肉眼觀武夷,滿;心眼觀武夷,虛。
虛,不是虛假,虛假容不下真正的人性。而虛,使人達到更高的真實。
空山是空,以靈為性。
空山不空,空的是心。
5.下列對作品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兩項是( )(5分)
A. 本文內容豐富,作者如畫家,向我們展示絕美山水:山中紫色,山的樸實清高,山中的幽洞玄天等。
B. 本文表現(xiàn)形式多樣,作者如導游,引我們領略武夷的雄偉神奇。有記敘,有議論,有說明,有抒情,有描寫。筆法靈活。
C.“天游是脊梁、九曲是血脈、玉女峰是心臟”作者如睿智學者,暢談游玩山水的境界,運用擬人排比手法寫出了武夷的有血有肉。
D.“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心境中看同一座山又不同”此處從山看人的角度揭示了一種生活哲理。
E.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在山水面前我們空曠著一顆心,有了真正的人性,有了更高的真實。
6.從全文看,作者眼中的武夷具有怎樣的特點?(4分)
7.請聯(lián)系上下文,解釋“心眼觀武夷,虛”中“虛”的含義。并結合全文,分析本文“山看人”這標題的妙處。(6分)
參考答案:
5.B、C
6.武夷山是一個有血有肉的生命;是真山真水真性情;是頗具禪思美感的山;是豐富得讓人耳目滿盈、又空曠得可以無物不容無物不納的山。
7.虛:①武夷山山盈水智給人以空靈禪思的美感;②武夷山使人頓悟,感到心境空曠,可容萬物;③人生更高的精神境界。標題:①擬人手法,生動形象,引人深思;②揭示了人與山是生命對視的題旨;③寄寓了對山仰慕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