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wǎng)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首頁 > 高中語文閱讀訓練 > 現(xiàn)代文閱讀 > 高二語文閱讀試題

吳昭謙《教育家吳汝綸》高二傳記閱讀題及答案

[移動版] 作者:

先生1903年正月十二日病故。

                             (摘編自吳昭謙《吳汝綸:為倡西學年途花甲遠渡海》)

相關鏈接

①吳汝綸也曾為官多年,曾擔任兩任知州一任代理知府。只不過讓人奇怪的是,吳汝綸在光緒十五年毅然棄官,改業(yè)從教,出任蓮池書院山長;在出任蓮池書院山長前,他還屢次拒絕他人入都引見。而在當時,引見在官員中通常被視為榮幸之事和望進之階,像吳汝綸這樣堅決拒之者的確罕見。當年李鴻幸曾問其故,吳答以“無仕宦才”,李鴻章笑曰:“才別有余,性剛不能與俗諧耳。”

摘自筱成《仕者吳汝綸》

(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shù)膬身検?5分)(    ) (   )

A.吳汝綸想辦學校走新路,但擔心自己卷進“政府窩”里不安生難以施展抱負。就拒絕了五品京卿充大學堂總教習的職位。

B .日本當時正趾高氣揚藐視中國,官卑職低的吳汝綸卻在日本受到了明治天皇的禮遇,可見吳汝綸道德、文章的巨大影響。

C.吳汝綸在日本參觀學習了100天,歸國前夕,把自己的考察筆記詳細整理,編纂成《游從錄》一書,并在日本出版發(fā)行。

D.吳汝綸去日本時有暗中監(jiān)視并負有密報責任的兩名大學堂提調(diào)隨從,這使吳汝綸在考察訪問時頻頻遭到“率領留學生宣傳革命”的誣告。

E.桐城學堂是中國最早興辦的重點中學之一,它的創(chuàng)建者吳汝綸希望這個培養(yǎng)未來人才的搖籃能夠教育出學貫中西的人物。

(2)為什么吳汝綸“提出要到日本去考察學制”?請結(jié)合材料簡述原因。(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吳汝綸“性剛不能與俗諧”具體表現(xiàn)在哪里?(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吳汝綸的個人魅力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請結(jié)合材料談談你的看法。(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BE(E項3分,B項2分,D項1分,A、C項不給分) 解析:A項錯在“拒絕”,沒有最終拒絕。C項錯在兩點:一是并非歸國前夕才詳細整理;二是整理的并不只是日記。D項“遭到……誣告”還有當時清廷駐日公使的原因。

(2) ①回報張百熙的知遇之情;②他認為出國學習是改造教育的必然要求;③他力倡西學,日本近年專訪西國公學,認為向日本學習即是向西方學習。每點2分。

(3)①吳汝綸不愿卷入“政府窩”,三次拒絕吏部尚書張百熙的聘請;②吳汝綸屢次拒絕他人入都引見;③棄官從教,任蓮池書院山長。每點2分。

(4) ①德才威望,非同凡響:他是“曾門四弟子”之一,其古文、經(jīng)學、時文皆卓然不群,道德文章蜚聲瀛海;②秉性剛直,從容淡定:他“性剛不能與俗諧”,三拒張百熙而面對誣告的消息往往一笑置之;③銳意改革,力倡西學:他在蓮池書院時就早已開設英、日文及格致課程,63歲仍遠渡日本去考察學習;④發(fā)展教育,鞠躬盡瘁:他主持河北蓮池書院十年之久,廣育中外學生,出國考察后立即創(chuàng)辦桐城學堂。每點2分。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