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wǎng)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xué)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首頁 > 初中語文閱讀訓(xùn)練 > 現(xiàn)代文閱讀 > 議論文閱讀訓(xùn)練

朱光潛《談美》初中議論文閱讀題及答案(二則)

[移動版] 作者:佚名
朱光潛《談美》初中議論文閱讀題及答案(二則)

①我剛才說,一切事物都有幾種看法。你說一件事物是美的或是丑的,這也只是一種看法。換一個看法,你說它是真的或是假的;再換一種看法,你說它是善的或是惡的。同是一件事物, 看法有多種,所看出來的現(xiàn)象也就有多種。

②比如園里那一棵古松,無論是你是我或是任何人一看到它,都說它是古松。但是你從正面看 ,我從側(cè)面看,你以幼年人的心境去看,我以中年人的心境去看,這些情境和性格的差異都能影響到所看到的古松的面目。古松雖只是一件事物,你所看到的和我所看到的古松卻是兩件事。假如你和我各把所得的古松的印象畫成一幅畫或是寫成一首詩,我們倆藝術(shù)手腕盡管不分上下,你的詩和畫與我的詩和畫相比較,卻有許多重要的異點。這是什么緣故呢?這就由于知覺不完全是客觀的,各人所見到的物的形象都帶有幾分主觀的色彩。

③假如你 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學(xué)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畫家,三人同時來看這棵古松。我們?nèi)丝梢哉f同時都“知覺”到這一棵樹,可是三人所“知覺”到的卻是三種不同的東西。你脫離不了你的木商的心習(xí),你所知覺到的只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幾多錢的木料。我也脫離不了我的植物學(xué)家的心習(xí),我所知覺到的只是一棵葉為針狀、果為球狀、四季常青的顯花植物。我們的朋友畫家什么事都不管,只管審美,他所知覺 到的只是一棵蒼翠勁拔的古樹。我們?nèi)说姆磻?yīng)態(tài)度也不一致。你心里盤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思量怎樣去買它,砍它,運它。我把它歸到某類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他松樹的異點,思量它何以活得這樣老。我們的朋友卻不這樣?xùn)|想西想,他只在聚精會神地觀賞它的蒼翠的顏色,它的盤屈如龍蛇的線紋以及它的昂然高舉、不受屈撓的氣概。

④從此可知這棵古松并不是一件固定的東西,它的形象隨觀者的性格和情趣而變化。各人所見到的古松的形象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為的。極平常的知覺都帶有幾分創(chuàng)造性;極客觀的東西之中都有幾分主觀的成分。

⑤美也是如此。有審美的眼睛才能見到美。這棵古松對于我們的畫畫的朋友是美的,因為他去看它時就抱了美感的態(tài)度。你和我如果也想見到它的美,你須得把你那種木商的實用的態(tài)度丟開,我須得把植物學(xué)家的科學(xué)的態(tài)度丟開,專持美感的態(tài)度去看它。

                 ——(節(jié)選自朱光潛《我們對于一棵古松的三種態(tài)度——實用的、科學(xué)的、美感的》)

(一)15.下面不屬于“同是一件事物,看法有多種”的原因的一項是(     )(3分)

A. 從不同的情境看事物,如從正面或側(cè)面看,看法就會不一樣。

B. 不同性格的人,如幼年人和中年人,對事物的看法會有差異。

C. 看事物不完全是客觀的,每個人看東西都帶幾分主觀的色彩。

D. 事物本身就有多種特性,都具有真善美、假丑惡的多種性質(zhì)。

16.(1)第②③段以看古松為例,證明的相同觀點是什么?此外,第③段還證明了什么觀點?(5分)

(2)作者認(rèn)為怎樣看事物才會看到美呢?(2分)

(二)12.下列說法,不符合作者意思的兩項是(    )(    )(5分)

A.對一切事物,看法都可以有多種,可以從美丑、真假、善惡等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因為看法有多種,所以所看出來的現(xiàn)象也就有多種。

B.  因為畫家擁有有審美的眼晴,所以他去看古松時就抱了美感的態(tài)度,才能見到美;而木商和植物學(xué)家就沒有這樣的眼光和態(tài)度。

C.實用的態(tài)度起于實用的知覺,實用的知覺起于經(jīng)驗;但是科學(xué)家的直接目的卻不在于實用,而是要對這個混亂的世界進行抽象的思考。

D.美是最沒有用處的,美的事物如詩文、圖畫、雕刻、音樂等等都是寒不可以為衣,饑不可以為食,所以許多藝術(shù)家都是太不切實用的人物。

E.人性本來是多方的,需要也多方的。人有飲食之欲,但真和美的需要也是人生中的另一種饑渴,精神上的饑渴。

13.根據(jù)作者的美學(xué)觀點,下列推斷中合理的一項是(    )(3分)

A.是壺就可以貯茶,是杯就可以裝水,實用就好,不必求它們形式、花樣、顏色都要好看。

B.  餓了就吃飽飯,困了就睡覺,冷了就添衣,何必又嘔心瀝血去做詩、畫畫、奏樂呢?

C.基于科學(xué)的態(tài)度,我們能判斷某些人和物對于人的生活有益,而有些對于人的生活有害。

D. 在歷史長河中,許多轟轟烈烈的成功和失敗也都湮沒了,而只有藝術(shù)作品真正是不朽的。

14.作者在本文結(jié)尾處寫到:“一個沒有精神上的饑渴的人或民族,你可斷定他的心靈已到了疾病、衰老狀態(tài)”,請結(jié)合文意分析作者這樣說的理由。(4分)

15.作者曾在《談美》后文中提及:“美和實際人生有一個距離”,“人常是不滿意自己的境遇而羨慕他人的境遇”,“樹的倒影何以比正身美”等觀點,請結(jié)合本文陳述的三種態(tài)度中的某兩種,來分析這種狀態(tài)產(chǎn)生的原因。(4分)

參考答案:

(一)15   D 3分(根據(jù)文中觀點,事物真善美、假丑惡的性質(zhì)是由于不同的人看法不同)(考查對文中內(nèi)容的理解)16.(1)第②③段證明“知覺不完全是客觀的,各人所見到的物的形象都帶有幾分主觀的色彩” (3分)。第③段除說明上面這個觀點外,還證明了什么是審美的態(tài)度(2分)。 5分。(相同的觀點3分,答到“情境和性格的差異都能影響到所看到的古松的面目”或“古松并不是一件固定的東西,它的形象隨觀者的性格和情趣而變化”等只圍繞古松來歸納的給2分;第③段另外的觀點2分)(理解論據(jù)與論點的關(guān)系)…點此查看完整答案(答案頁第7頁)…15. 參考答案: ①從實用的態(tài)度來看,我們對維持自己生活的環(huán)境會區(qū)分出哪些對于我們的生活有益,哪些對于我們的生活有害,有愛惡的情感,總羨慕別人的環(huán)境而覺得自己的不如意;②科學(xué)的態(tài)度偏重理性,研究事物間的相互關(guān)系,它的目的是求真相,要理清事物的關(guān)系和條理,而美感是專在事物本身的形相,心理活動偏重直覺;③從美感的觀點來看,樹的倒影不會讓人聯(lián)想到樹可以擁有的各種實用價值,而是像圖畫一樣的美麗幻境,讓人產(chǎn)生美的體驗。(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