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一個永恒的話題——朗讀
還記得我上小學時的情景,每天早上背著書包踏入學校的大門,迎面?zhèn)鱽硪魂囮嚞槵樀淖x書聲,那時覺得很好聽,F(xiàn)在回想起來,那應該叫抑揚頓挫,叫悅耳動聽吧!伴隨著兒時的記憶,我也走上了教師這個崗位。從此,我對朗讀有了自己的理解。朗讀,能把書面語言轉(zhuǎn)化為發(fā)音規(guī)范的有聲語言;能幫助學生加深對文本的理解;能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的感悟能力;還能使學生從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新課程的實驗中,我以自己的方式詮釋著我的朗讀教學。
一、朗讀,激發(fā)興趣
記得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想要使學生學好語文,首先必須要激發(fā)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還記得那是發(fā)生在春夏之交的一個午后,剛好是我的一節(jié)語文課。當時,天氣很熱,再加上沒有風,整個教室異常悶熱。學生們一個個有氣無力,無精打采,對上課沒有絲毫的興趣。怎么辦呢?課總得上吧!于是,我就努力地去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墒牵螒{我怎么激情導入,他們還是無動于衷。當時,我真的有點被激怒了,恨不得罵他們一通,可仔細想想還是不行。這時,我的腦海里忽然閃過一個念頭──朗讀,對,就這么辦!于是,我告訴學生,老師想為大家講一個童話故事,故事的題目就是《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有幾個“機靈鬼”一聽馬上來了勁,說:“這是29課!蔽乙娝麄冇悬c反應,就開始聲情并茂地朗讀起課文來。我一邊讀,一邊觀察他們的反應,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慢慢地,一個一個地被我的“激情”所感染,他們不由自主地拿起了書本,有些甚至目不轉(zhuǎn)睛地望著我,直到我讀完整篇課文。見到他們有了學習的興趣,接下來,我就按照原來的計劃非常順利地完成了教學任務。課后,有一個學生特地跑上來對我說:“老師,你剛才故事講得真好聽!彼褪莿倓偵险n時趴在課桌上佯裝睡覺的孩子。如果,那時我當眾批評他的話,這一次他是感受不到朗讀的魅力了。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句贊揚的話,我想,至少我用我的朗讀已經(jīng)“感染了他”。
二、朗讀,強化語感
很多次在書上見到這個句子: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這就是說多次朗讀的重要性,因此,在課堂上我經(jīng)常指導學生反復朗讀。每當遇上一些優(yōu)美的句子、片斷或是詩詞時,我總是要求學生反復去朗讀,直到他們體驗出文中的“滋味”,并以此來強化他們的語感,加深他們對語言的感悟能力。我在教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的《荷葉圓圓》一課時,覺得那篇文章寫得實在是很美!昂扇~圓圓的,綠綠的。小水珠說:‘荷葉是我的搖籃。’小水珠躺在荷葉上,眨著亮晶晶的眼睛!边@段話無論是遣詞還是造句,我認為都是值得學生們?nèi)W習和體會的。于是,我就讓他們反復地去讀。結(jié)果,他們很快地就領會了其中的“滋味”,達到了訓練語感的目的。再如《春雨的色彩》一文中這樣寫道:春雨,像春姑娘紡出的線,輕輕地落到地上,沙沙沙,沙沙沙……小燕子說:“春雨是綠色的。你們瞧,春雨落到草地上,草就綠了。春雨淋在柳樹上,柳枝也綠了……像這樣的段落,我想唯獨讓學生們在充分地朗讀后才能領略到它的美。
三、朗讀,積累語言
比較是人們認識事物的重要方法之一。而在朗讀比較中我們同樣能揣摩出課文中語言文字運用得是否精妙,從而達到學習、積累和運用語言文字的目的。如《柳樹醒了》一文中這樣描寫柳樹:“春雷跟柳樹說話了,說著說著,小柳樹呀,醒了!卑选靶蚜恕睋Q成“綠了”、“軟了”、“高了”等詞語好不好?行不行?我是讓學生們反復去朗讀,然后比較體會,逐步培養(yǎng)他們對詞語的敏感性。再如《小伙伴》一文中,“安娜又說:‘你大概是丟在公共汽車上,忘記拿了。以后可要保管好自己的東西。’”句中加點的詞語,能去掉嗎?如果去掉,效果怎樣?通過比較,朗讀,學生發(fā)現(xiàn)加點詞語在文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這個詞很恰當?shù)乇砻髁税材犬敃r不僅沒有用實際行動去幫助瑪莎解決中餐的難題,還在一旁無端地猜測和說教著。
四、朗讀,形成能力
朗讀有助于交談、發(fā)言、復述、演講、論辯、主持、協(xié)商等多方面語文能力的形成和優(yōu)化。我常常根據(jù)學生特點,在教材中從適當?shù)慕嵌葘ふ覍W生朗讀的切入點,把課堂變成學生展示自己能力的舞臺。如在教學《語文》一年級下冊《小壁虎借尾巴》一課時,我先通過師生間、生生間分角色朗讀,讓學生熟悉教材語言,使他們躍躍欲試,急于參與,急于體驗,急于模仿,再離開課本,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去“借尾巴”!靶”诨儭庇械恼f:“請問,您可不可以把尾巴借給我?”有的問:“我的尾巴斷了,您的尾巴能不能借給我用一下?”還有的說:“您能把尾巴借給我嗎?”這時,學生已經(jīng)能夠運用以前所學語言、交際技能來轉(zhuǎn)述文本中的內(nèi)容,初步形成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五、朗讀,品味佳作
一篇優(yōu)秀的作品,它凝聚了作者的靈感、激情和思想;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響他們對世界的感受。對于這樣的文章,我的教學策略,還是以讀為主,逐漸使學生的思想感情與作者發(fā)生共鳴。如《語文》一年級下冊《識字2》:“小朋友,正年少,尊長輩,懂禮貌。父母教,認真聽,做錯事,即改正。長輩錯,要提醒,態(tài)度好,心意誠。家務事,愿承擔,洗碗筷,掃庭院。家愛我,我愛家,好孩子,人人夸。”這段話聲調(diào)搭配自然和諧,語調(diào)充滿抑揚頓挫之美。通過朗讀,不僅可以使學生感受到其中的韻律美,而且還能品味出文章的主旨:產(chǎn)生尊長輩、愛勞動、愛家庭的意識,努力成為一個人人夸的好孩子。
六、朗讀,啟迪想像
想像,就是由一個形象聯(lián)想到另一個形象,由已有形象創(chuàng)造出另一個形象,簡單地說就是再現(xiàn)生活的能力。我把它解讀成領會文本意境的通途,發(fā)展語言藝術(shù)的捷徑。具體的方法是指導學生一邊朗讀,一邊調(diào)動各種手段,幫助學生展開想像,頭腦中出現(xiàn)相應的畫面,這樣,課文的語義層面、情感層面就在這瑯瑯讀書中漸漸地被把握了。如《語文》一年級下冊的《小蝌蚪找媽媽》一課,描述了一群小蝌蚪在池塘里找媽媽,在尋找的過程中它們自己的身體也發(fā)生了變化,最后成了一群真正的青蛙。在教學中,我主要讓學生一邊讀,一邊加上動作,使他們的頭腦中逐漸出現(xiàn)小蝌蚪變成青蛙的生長變化過程,從而更好地理解這一語義層面,并逐漸產(chǎn)生對自然科學的探索興趣。
總之,語文離不開語言,而語言離不開語感,而語感的培養(yǎng)離不開朗讀。讓我們在語文教學中一起重視起朗讀教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