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首頁 > 中華文化 > 人文

母親,人類一個永遠的話題

[移動版] 作者:羅斌

母親,人類一個永遠的話題

忘不了那一眼

羅斌

我永遠忘不了那一眼,每每想起它,就想起與母親含辛茹苦的日子,想起孩童的艱辛、母親的期盼,眼眶濕漉漉的。

那是1982年8月30日,我隨父親轉學到周旺中學去讀初二,母親送我到車站,當客車啟動時,我回頭看去,只見母親還站在那里,手里捏著扁擔。突然,我看見有一滴晶瑩的淚珠從母親眼角流下來,母親沒有用手去擦,只是靜靜地注視著我。想到母親從此就一個人帶著三個年幼的弟妹在那貧瘠的土地上苦苦掙扎,沒有我在她的身邊,母親將是多么地無助,多么地凄苦。我的心禁不住悲涼起來,眼淚止不住的往下流......

; 母親是回族,在娘家是晚女,外公外婆看的挺重、挺嬌氣(外公在當?shù)鼗刈謇锏妮叿莺芨,在鄰里很有威望)。舅舅、姨都很疼愛她。嫁給父親后,吃苦的日子就來了。父親家很窮,兄弟三人,父親排行第二,大伯父過繼給了一個遠房長輩。父親在縣城一中讀初中的時候常常是赤足,冬天也是如此。父親初中還未畢業(yè),我的奶奶就去世了,從此,父親早晨上學時書包里再也沒有用糠做的粑粑了。饒是如此,父親還是憑著頑強的毅力上完了初中,后又考入安江農校,在農校入伍參軍。退伍后又修完學業(yè),分配在距家一百多里外的高坪鎮(zhèn)。那時,我的爺爺也早就過世了。母親嫁過來后,沒有跟隨父親在外,而是住在父親的老家——南松。我的爺爺?shù)姆孔釉缇偷顾。不得已,父親在一個堂兄那里暫借了一間房子把母親安頓下來。可憐我的母親,一個從小嬌養(yǎng)慣了的女人,生活一開始就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

     父親的工作責任心極強,一年半載難得回家一次,母親就在陌生的環(huán)境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做著她并不熟悉的我們漢族人的活計。當時是生產隊,計的是工分,母親勞作一天,計八分。為了多積累些工分,年底多分些谷子,母親一刻也舍不得休息。不久,在親戚們的幫助下,母親有了一間矮小的土房。那年冬天,也就是母親結婚的第一年冬天,臨近年關時,母親生下了我。據(jù)母親說,她生我時,父親以為她是肚子痛,還用竹料作的火缸拔她的肚子,為她抽寒氣。幸虧六奶奶風風火火趕來查看,說母親要生崽了,父親才恍然大悟。

生下我后,日子更加艱難。春節(jié)過后不久,父親把母親托付給六奶奶,就徒步上班去了。六奶奶生前曾對我說,我母親坐月子還未坐滿,就下床爭工分去了。以至如今母親身體非常虛弱,常常頭痛?赡菚r有啥法子,不勞動,就沒有工分,沒有工分,年底就分不到幾粒谷子呀!可是,即便媽媽一年到頭拼死拼命地勞作,年底也分不到幾擔谷子,父親還得年年用錢回來換工分。

有文化有工作的父親,在村子里也算得上是一個有頭臉的人物,村里人就非常妒忌,常常千方百計地克扣母親的工分。母親后來告訴過我,說三爺(父親堂兄弟九人,父親排行第六)當生產隊長時,只因母親給我多喂了一口奶,出工時稍稍遲到了一些,三爺就不顧我母親苦苦哀求,堅持扣了母親二分工分。說起那段日子,母親眼眶就是濕澤澤的。是呵,母親常常說,苦點累點她能挺過去,她最怕的就是無助,就是鄰里的冷漠。不得已,母親只好把我背在背上。后來我長到兩三歲時,母親背著吃力,勞作自然慢了些,那些嫉妒的人就呵斥我母親,威脅說要扣工分。無奈,母親只好把我放在家里,托付給六奶奶她們。有時六奶奶她們沒有空閑,母親就把我關在家里,鎖上門(怕我東走西走,不安全。)。母親說那時我真聽話,從不哭鬧,常常用小手掰著門縫,眼睛就著門縫傻傻地看著外面;或者癡癡地坐在臺階上,雙手支著下巴,傻乎乎地望著外面勞作的大人們。因此,別人給我起了個外號,叫莫子。我現(xiàn)在一直很愛惜這外號,搞新聞、弄小說一直舍不得用它,只在回憶我和母親那段艱苦的歲月時才舍得用這外號。有人曾經逗我是盼媽媽呀還是盼爸爸,那時我雖然沒有作聲,但心里既念著媽媽早點回來親親我,也盼望著爸爸突然出現(xiàn)在遠處的田埂上,這才叫我驚喜呢。

好不容易長到四歲,我終于可以幫母親做些事情了,比如做做飯,掃掃地。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記得五歲時的一個夏天,我放鵝時因貪玩或者是鵝太多而我太小管不住鵝至使鵝吃了隊上的一些剛插上的禾苗,隊里毫不留情地地扣了母親五分工分。母親氣壞了,狠狠地打了我,打得我滿院子跑。打過后母親又難過得抱住我大哭。后來,母親好說歹說終于從隊上給我承包了一塊三分大的田,叫我插秧,說可以掙五個工分。我好玩又怕曬,便把衣服脫得光光的,渾身涂滿了泥巴,泥巴曬干了就在田里打一個滾,又濕了,軟綿綿地,怪涼快的。母親散工后顧不上吃飯,幫著我把這塊三分大的田插完了,掙了額外的五分工分。不久,母親又從隊上給我領回了一條牛,早上下午叫我放牛。放牛也可以掙工分,據(jù)說一天也可以掙兩三分呢。即便母親千方百計地想著掙工分,可一年下來還是分不到三四擔谷子,我常常吃不飽,母親就更不用說了。因此,那時母親就常常趁雨天里帶我到外公家去打牙傺;貋頃r,外公外婆總要給我裝上滿滿一袋子東西。母親也常利用農閑時的空余時間到在造紙廠工作的姨那里去,回來時我總要翻那脹鼓鼓的包,里面好吃的好穿的一大堆。父親曾說過,72年過苦日子時,我不過三歲,母親常吃蘿卜飯、紅薯飯,卻常常給我蒸一小碗米飯。以后接連生下弟弟和妹妹,日子過得更加艱苦了。

我真正能幫助母親的,是我上學的那一年。那年我七歲,雖說放牛能掙工分,但母親還是好說歹說,給我在隊里掙了個二點五分的底工。從此,星期天和寒暑假,我便與母親一道外出勞作掙工分。母親終于有一個勞動的伴了,臉上便偶爾可以看到些笑容。

79年我讀小學三年級時,隊里開始搞責任制了,把田承包到戶。媽媽高興極了,說終于可以節(jié)省出時間給孩子喂奶了。我的小弟因此有了福氣,被母親喂奶喂得胖胖的,一直喂到七歲,母親說那是她對孩子的補償。當年,長期困繞我家的糧食問題終于得到了解決,還有了一些節(jié)余。母親勞作更有勁了,仿佛看到了希望。此時我也完全成了一個十足的勞動力了,跟著母親田里田外,忙上忙下。但我仍常感到力不從心。記得有一次天快黑了,我和母親挑著稻草急急忙忙地往家趕。突然,母親一腳采空,跌了一跤,臉朝地伏在地上,百來重的稻草擔子壓在她的背上。我費了吃奶的勁也搬不動。看著母親被壓在地上難過的樣子,我傷心得大哭起來,那凄慘的哭聲至今揪得我心痛,我可憐的母親!最后,母親在我的協(xié)助下,總算一點一點從擔子下挪了出來。每每想起母親當時被壓在地上的樣子,我真想大吼,發(fā)泄胸中的悲憤。后來,凡我在家,我堅決不許母親挑重的擔子。

81年,我以全鄉(xiāng)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初中,并且將這第一名位置牢牢地占住。那段日子,老師家訪時是母親最開心的時候。因為每每這時,老師總會帶來好消息,總是夸我懂事,將來肯定有出息。這個時候,母親就會開心地笑,笑得那樣甜,那樣美,眼睛亮晶晶的。順便插一句,母親年輕時是很漂亮的,我看到過她和父親的結婚照,母親扎著兩只羊角辮,大大的眼睛,父親穿著軍裝,很英俊,這張相片至今我還保藏著。雖然我在學校是絕對的第一,但參加縣里的比賽總取不到名次。母親終于明白,我們鄉(xiāng)的教育水平太低了。于是她跟父親合計,決定送我到城里的中學去讀書。正好那年父親從高坪調到周旺公社去當書記,于是母親用扁擔給我挑了米和書包,送我到周旺中學去讀初二。

當時,在母親看來,她那懂事的兒子到外地求學去了,帶著她的希望,所以她激動地流淚了;在我看來,我在家多多少少可以幫母親做點什么,可以陪母親說說話,現(xiàn)在我走了,弟妹年幼,誰來幫助母親呢?大弟,他還小,肩膀還嫩,怎能讓他過早地挑上生活的重擔呢?所以我悲傷,悲母親之凄苦、傷母親之無助。

歲月流逝,生活多艱。十多年來,我進一中,考大學,直至參加工作到如今,雖然事物繁忙,變化多多,然而兒時的歲月卻歷歷在目,每當想起與母親分別的那一幕,想起母親眼角晶瑩的淚珠,我的心便止不住地顫動,淚水止不住地往下流。我感謝母親,她教給我與困難作斗爭的經驗與毅力,使我在人生的道路上面對困難時不膽怯、不退縮;我感謝母親,她教給我質樸的品質和善良的心境,使我在世風日下的今天能保持我固有的寧靜和美好。

如今,因為工作忙碌,我竟很少回家看望母親。然而每當夜深人靜之時,我就想起母親,想起母親含辛茹苦養(yǎng)育我的那段日子。每當我遇到困難、碰到挫折時,我便想起母親,想起與母親那段相依為命的日子,想起母親那飽含希望的淚眼,想起這些,便覺有一股熱流充滿我全身,令我激動不已,使我信心百倍。

母親的偉大,對于任何有知覺的東西都是如此

母豹·母鹿·母愛

羅斌

有人說,人與動物有共通性,這共通性就是母愛。

一個老獵人在森林里遭遇到一只母豹,情急這中,他連發(fā)四槍,槍槍命中,但豹子還是逃走了。驚詫萬分的獵人循著血跡找到了豹巢,他看到這樣一幕:母豹躺在地上,在兩只幼豹拼命地吸奶中平靜死去......

這是另一個老獵人,尋獵、打獵、賣錢、換物,就是他生活的全部。一次,他看到一只母鹿,這是一只肥碩的母鹿,老獵人果斷地舉起了槍。然而令他驚詫的是,母鹿并沒有逃走,而是向他跑了下去,眼中滲出淚。老獵人手微微一抖,但作為一個職業(yè)獵人,他還是打出了他生命中最沉重的一槍。割皮、開肚、清臟,老獵人象往日一樣清理這只母鹿,然而令他震憾的是母鹿肚里裹著一只幼鹿......

畢業(yè)于舊國民女子高等學校的付蘭波是一位有著五個子女的母親,由于歷史的原因,老伴被錯劃成右派,投入監(jiān)獄20年。在困境中,她用柔弱的肩膀擔負起家庭的重任,獨立撫養(yǎng)著5個子女。為了生活,夏天她壓面條,冬天賣烤地瓜,每天晚上還要伴著月光打草簾子,生活的艱難可想而知。但是,20年中她從未在子女面前流過眼淚,堅強地面對一切。在入不敷出的生活中,孩子的書還能不能念下去?她的回答是,砸鍋賣鐵也不能讓一個孩子失學。她把做生意換來的幾分錢、幾角錢積攢起來供孩子讀書,孩子們看到媽媽太難了,幾次想輟學幫助母親減輕家庭負擔,都被她拒絕。在經歷了"反右"、"三年自然災害"和"文革"后,她沒讓一個孩子失學,全部讀完了中學,如今,她的小兒子已在英國修完博士學位。從苦日子走過來的她,如今已75歲了,但是,她仍然過著儉樸的生活,卻把節(jié)省下的錢資助困難戶孩子上學,用真情書寫了人類偉大的母愛。

人類的母愛高于動物的母愛。如果說付蘭波苦心供養(yǎng)五個子女的故事類似于動物母愛的一種本能的話,那么她后來仍然極力節(jié)儉并把省下來的錢用來資助困難戶孩子上學的行為就是一種高于動物母愛的愛,這也是人類偉大于動物之所在,人類能夠由己及人,將愛普施于他人。

孟郊的《游子吟》:"慈 母 手 中 線,游 子 身 上 衣。臨 行 密 密 縫,意 恐 遲 遲 歸。誰 言 寸 草 心,報 得 三 春 暉。" 這是一支親切誠摯的母愛頌歌,藝術地再現(xiàn)了人所共感的平凡而又偉大的人性美,所以千百年來贏得了無數(shù)讀者強烈的共鳴。直到清朝,溧陽有兩位詩人又吟出了這樣的詩句:"父書空滿筐,母線縈我襦"(史騏生《寫懷》),"向來多少淚,都染手縫衣"(彭桂《建初弟來都省親喜極有感》),足見母愛的深重。

"暗中時滴思母淚,只恐思兒淚更多。""寒衣針線密,字信墨痕新。"千百年來,唯有母愛是不斷的音弦。

查看更多母親 永遠 話題資料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