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wǎng)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xué)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首頁 > 高中語文 > 高考指導(dǎo)

高考語文二輪專題復(fù)習(xí):必考題型——文言文虛詞用法

[移動版] 作者:佚名

高考語文二輪專題復(fù)習(xí)學(xué)案:必考題型——文言文虛詞用法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為、焉、也、以、因、于、與、則、者、之]

1.【而】

(一)用作連詞。

1.表示并列關(guān)系。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者(《勸學(xué)》)

②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dāng)關(guān),萬夫莫開(《蜀道難》)

2.表示遞進(jìn)關(guān)系?勺g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勸學(xué)》)

②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游褒禪山記》)

3.表示承接關(guān)系?勺g為“就”“接著”,或不譯。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師,以求斗斛之祿(《祭十二郎文》)

②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鴻門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師說》)

4.表示轉(zhuǎn)折關(guān)系?勺g為“但是”“卻”。

①青,取之于藍(lán),而青于藍(lán)(《勸學(xué)》)

②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六國論》)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陳情表》)

5.表示假設(shè)關(guān)系。可譯為“如果”“假如”。

①死而有知,其幾何離(《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飾關(guān)系,即連接狀語。可不譯。

①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勸學(xué)》)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國也》)

③項王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鴻門宴》)

7.表示因果關(guān)系,

①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游褒禪山記》)

8.表示目的關(guān)系,

①縵立遠(yuǎn)視,而望幸焉(《阿房宮賦》)

②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鴻門宴》)

(二)通“爾”,用作代詞,第二人稱,譯為“你的”;偶爾也作主語,譯為“你”。

嫗每謂余曰:”某所,而母立于茲(《項脊軒志》)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語氣助詞,相當(dāng)于“罷了”。

聞道有先后,術(shù)業(yè)有專攻,如是而已(《師說》)

【而后】才,方才。

臣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而況】即“何況”,用反問的語氣表示更進(jìn)一層的意思。

技經(jīng)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

2.【何】

(一)用作疑問代詞。

1.單獨(dú)作謂語,后面常有語氣助詞“哉”“也”,可譯為“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嚴(yán)大國之威以修敬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六國論》)

2.作動詞或介詞的賓語,可譯為“哪里”“什么”。譯時,“何”要后置。

大王來何操?(《鴻門宴》)

3.作定語,可譯為“什么”“哪”。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琵琶行》)

(二)用作疑問副詞。

1.用在句首或動詞前,常表示反問,可譯為“為什么”“怎么”。

徐公 何能及 君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2.用在形容詞前,表示程度深,可譯為“怎么”“多么”“怎么這樣”。

至于誓天斷發(fā),泣下沾襟,何其衰也。ā读婀賯餍颉罚

(三)何:通“呵”,喝問。

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誰何:呵問他是誰何。意思是檢查盤問。)(《過秦論》)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問或反問,譯為“怎么樣”“怎么辦”“為什么”。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季氏將伐顓臾》)

②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阿房宮賦》)

③沛公大驚,曰:”為之奈何?”(《鴻門宴》)

【何乃】譯為“怎能”

阿母謂府吏:何乃太區(qū)區(qū)(《孔雀東南飛》)

3.【乎】

(一)用作語氣助詞。

1.表疑問語氣?勺g為“嗎”“呢”。

①幾寒乎?欲食乎?(《項脊軒志》)

②技蓋至此乎?(《庖丁解!罚

2.表示反問語氣,相當(dāng)于“嗎”、“呢”。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在國乎?(《鴻門宴》)

②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師說》)

3.表測度或商量語氣,可譯為“吧”。

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

4.用于感嘆句或祈使句,可譯為“啊”“呀”等。

①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赤壁賦》)

②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將反(《離騷》)

(二)用作介詞,相當(dāng)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譯。

①以吾一日長乎爾。(爾:比。)

②蓋進(jìn)乎技矣。(《庖丁解牛》)(乎:比)

③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師說》)(前一個“乎”:在;后一個“乎”:比。)

④吾嘗疑乎是。(乎:對。)

⑤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論語》)(乎:對。)

(三)可作詞尾,譯為“……的樣子”“……地”。

①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罚

②浩浩乎如馮虛御風(fēng),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dú)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賦》)

4.【乃】

(一)用作副詞。

1.表示前后兩事在情理上的順承或時間上的緊接,可譯為“才”“這才”“就”等

①設(shè)九賓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度我至軍中,公乃入。(《鴻門宴》)

2.強(qiáng)調(diào)某一行為出乎意料或違背常理,可譯為“卻”“竟(然)”“反而”等;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師說》)

③夫趙強(qiáng)而燕弱,而君幸于趙王,故燕王欲結(jié) 于 君。今君乃亡趙走燕。(《廉頗藺相如列傳》)

3.可表示對事物范圍的一種限制,可譯為“只”“僅”等。

①項王乃復(fù)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項羽本紀(jì)》)

4.用在判斷句中,起確認(rèn)作用,可譯為“是”“就是”等。

①若事之不濟(jì),此乃天也。(《赤壁之戰(zhàn)》)

(二)用作代詞。

1.用作第二人稱,常作定語,譯為“你的”;也作主語,譯為“你”。不能作賓語。

①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2.用作指示代詞,譯為“這樣” 。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齊桓晉文之事》)

3.還可作連詞用,釋為“若夫”、“至于”“如果”等。

(缺例文)

【無乃】表猜測,譯為“恐怕……”。

無乃爾是過與(《季氏將伐顓臾》)

【乃爾】譯為“這樣”。

①府吏再拜還,長嘆空房中,作計乃爾立(《孔雀東南飛》)

5.【其】

(一)用作代詞,又分幾種情況:

1.第三人稱代詞。作領(lǐng)屬性定語,可譯為“他的”,“它的”(包括復(fù)數(shù))。

①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廉頗藺相如列傳》)

2.第三人稱代詞。作主謂短語中的小主語,應(yīng)譯為“他”“它”(包括復(fù)數(shù))。

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師說》)

3.活用為第一人稱或第二人稱。譯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①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游褒禪山記》)

4.指示代詞,表示遠(yuǎn)指?勺g為“那”“那個”“那些”“那里”。

①及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禪山記》)

②不嫁義郎體,其往欲何云?(《孔雀東南飛》)

5.指示代詞,表示近指,相當(dāng)于“這”“這個”“這些”。

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說》)

(二)用作副詞。

1.加強(qiáng)祈使語氣,相當(dāng)于“可”、“還是”。

①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ā读婀賯餍颉罚

②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燭之武退秦師》)

2.加強(qiáng)揣測語氣,相當(dāng)于“恐怕”、“或許”、“大概”、“可能”。

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師說》)

3.加強(qiáng)反問語氣,相當(dāng)于“難道”、“怎么” 。

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游褒禪山記》)

(三)用作連詞。

1.表示選擇關(guān)系,相當(dāng)于“是……還是……” 。

①嗚呼!其信然邪?其夢邪?其傳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設(shè)關(guān)系,相當(dāng)于“如果”。

①其業(yè)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zhì)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

(四)助詞,起調(diào)節(jié)音節(jié)的作用,可不譯。

①路曼曼其修遠(yuǎn)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離騷》)

②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離騷》)

【何其】譯為“多么”。

①至于誓天斷發(fā),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傳序》)

6.【且】

(一)用作連詞。

1.遞進(jìn)關(guān)系,而且,并且。例:

2.遞進(jìn)關(guān)系,況且,再說。

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六國論》)

3.讓步關(guān)系,尚且,還。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ā而欓T宴》)

②故之圣人,其出人也遠(yuǎn)矣,猶且從師而問焉(《師說》)

4.并列關(guān)系:又,又……又……,一面……,一面……

①示趙弱且怯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命如南山石,四體康且直(《孔雀東南飛》)

(二)用作副詞。

1.將,將要。

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游褒禪山記》)

②且為之奈何(《鴻門宴》)

③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

④卿但暫還家,吾今且報府。(《孔雀東南飛》)

2.暫且,姑且。

誓不相隔卿,且暫還家去。(《孔雀東南飛》)

【且夫】句首助詞,表示下文是更進(jìn)一步的議論,“況且”,“再說”。例:

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過秦論》)

②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赤壁賦》)

7.【若】

(一)動詞,像,好像。

(二)用作代詞。

1.表對稱,相當(dāng)于“你”“你們”;作定語時則譯為“你的”。

①若入前為壽 ,壽畢 ,請以劍舞(《鴻門宴》)

②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若屬:你們這些)

③更若役,復(fù)若賦……(《捕蛇者說》你的)

(三)用作連詞。

1.表假設(shè),相當(dāng)于“如果”“假設(shè)”等。

2.表選擇,相當(dāng)于“或”“或者”。

【若夫】是用在一段話的開頭、引起論述的詞。近似“要說那”、“像那”的意思。

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岳陽樓記》)

查看更多高考 文言虛詞資料
隨機(jī)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