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wǎng)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xué)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首頁 > 高中語文 > 五冊

孔孟 原文

[移動版] 作者:黃仁宇

孔孟

黃仁宇

  按課本分頁,注釋集中在一起,放在文本后面。

在儒家的傳統(tǒng)中,孔孟總是形影相隨,既有大成至圣②,則有亞圣。既有《論語》,則有《孟子》?自弧俺扇省,孟曰“取義”,他們的宗旨也始終相配合!史記》說:“孟子序詩書,述仲尼之意!苯袢笋T友蘭,也把孔子比作蘇格拉底③,把孟子比作柏拉圖。

但是我們仔細比較他們,卻也發(fā)現(xiàn)很多不相同的地方。最明顯的,《論語》中所敘述的孔子,有一種輕松愉快的感覺,不如孟子凡事緊張。所以大成至圣能夠以“君子坦蕩蕩”的風(fēng)格,避免“小人長戚戚④”的態(tài)度去保持他的悠閑?鬃恿铋T人言志,只有曾皙最得他的贊許。而曾皙所說的,大致等于我們今天的郊游和野餐,“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fēng)乎舞雩,詠而歸”。與這種態(tài)度截然相對的是孟子“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主張?鬃舆說飯菜不做好,這樣不吃那樣不吃,衣服也要色彩裁剪都合式。孟子卻毫不忌諱地提出“庖有肥肉,廄有肥馬,

課本第一頁

孔子沒有直接提到人之性善或性惡!墩撜Z》中,“仁”字出現(xiàn)了66次,沒有兩個地方的解釋完全相同。但是他既說出雖為圣賢,仍要經(jīng)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的話,可見他認為性惡來自先天。他又說“觀過,斯知仁矣”,好像這糾正錯誤,促使自己為善的能力,雖系主動的,但仍要由內(nèi)外觀察而產(chǎn)生。孟子則沒有這樣猶疑。他曾斬釘截鐵地說:“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笨鬃幼约撼姓J,他一生學(xué)習(xí),到70歲才能隨心所欲不逾矩①。孟子的自信,則可以由他自己所說“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②”的一句話里看出。這種道德力量,經(jīng)他解釋,純系內(nèi)在的由自我產(chǎn)生。所以他說:“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也就是宣示人人都能做圣賢。

孔子對“禮”非常重視?鬃与m然稱贊管仲對國事有貢獻,但仍毫不遲疑地攻擊他器用排場超過人臣的限度。顏淵是孔子的得意門徒,他死時孔子痛哭流涕,然而孔子卻根據(jù)“禮”的原則反對厚葬顏淵;又因為“禮”的需要,孔子見南子③,使子路感到很不高興。孔子雖不喜歡陽貨④的為人,但為了禮尚往來,他仍想趁著陽貨不在

查看更多孔孟 課文資料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