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wǎng)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xué)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首頁 > 高中語文 > 六冊

《廉頗藺相如列傳》人物形象刻畫

[移動版] 佚名

《廉頗藺相如列傳》人物形象刻畫

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jì)傳體通史,也是我國第一部傳記文學(xué)。漢以前的歷史散文主要是寫歷史事件!妒酚洝穭t以記述人物為主,通過描寫人物去體現(xiàn)歷史事件。這是由歷史散文進(jìn)到傳記文學(xué)的一個重大發(fā)展!读H藺相如列傳》為其七十列傳之一,它成功地刻畫了藺相如和廉頗兩個歷史人物。這篇傳記,不僅有較高的史學(xué)價值,而且在人物刻畫上也有較高的文學(xué)成就。

通過典型事件刻畫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使人物形象具體可信。司馬遷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說:“能信(伸)意強秦,而屈體廉子,用徇其君,俱重于諸侯,作《廉頗藺相如列傳》。”在這篇傳記的后面又說:“知死必勇,非死者難也,處死者難。方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勢不過誅,然士或怯懦而不敢發(fā)。相如一奮其氣,威信(伸)敵國,退而讓頗,名重泰山。其處智勇,可謂兼之矣。”可見司馬遷寫藺相如,主要就在于表現(xiàn)其智勇。作者不是以抽象的概念、空洞的言詞來表述,而是通過具體描寫,讓讀者披文見意。藺相如一生行事極多,不可能一一羅列,只能擇要而寫。司馬遷選取了“完璧歸趙”“澠池之會”“廉藺交歡”三則典型故事。這三件事反映了兩種矛盾,一是秦、趙之間的矛盾;一是廉、藺之間的矛盾。前一個矛盾發(fā)展的結(jié)果,導(dǎo)致了后一個矛盾的爆發(fā)。這樣,通過這些事例足可說明相如的智勇,是“用徇其君”,有利對其作功過評斷。而這三件事又能較好地顯示其智與勇:藺相如有審時度勢之智,他決定許璧于秦,確定與趙王赴會,忍讓廉頗,都是首先從國勢的強弱上考慮的,不囿于一事之象、一時之見,因而他的判斷符合客觀形勢,從而作出取勝之策。能表現(xiàn)他從情況變化上,采取應(yīng)變措施。他廷叱秦王和見廉頗而引車避匿,是因為情況變了,采取了相應(yīng)的辦法。有知人論事之智。有利于表現(xiàn)藺相如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他能完璧歸趙,在澠池會上不受欺負(fù),就在于他深知“秦自繆公以來二十余君,未嘗有堅明約束者也”;盡曉秦的現(xiàn)狀,秦強趙弱,秦恃強凌弱;揣摩到秦王的心理,從秦王接待獻(xiàn)璧時的狀態(tài),揣知秦王“無意償趙城”的心理,而制服了對方。有隨機應(yīng)變之智。在“完璧歸趙”故事中,秦王以“書”騙璧,以“圖”騙璧,以“禮”騙璧,藺相如獻(xiàn)璧、取璧、歸璧,制勝了對方,不為假象迷惑,不因一時獲勝麻痹,隨遷而變。有爭取主動之智。在秦強趙弱的形勢下,爭取居于有理方面,從而獲得斗爭主動權(quán)。在秦以城易璧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