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世說新語.文學》中說,曹丕做了皇帝以后, 對才華橫溢的胞弟曹植一直心懷忌恨,有一次,他命曹植在七步之內作詩一首,如做不到就將行以大法(處死),而曹植不等其話音落下,便應聲而說出六句詩來,就是上面的這首膾炙人口的詩。因為限止在七步之中作成,故后人稱之為《七步詩》。據(jù)說曹丕聽了以后“深有慚色"不僅因為曹植在詠詩中體現(xiàn)了非凡的才華, 具有出口成章的本領,使得文帝自覺不如,而且由于詩中以淺顯生動的比喻說明兄弟本為手足,不應互相猜忌與怨恨,曉之以大義,自然令文帝羞愧萬分,無地自容。
此詩純以比興的手法出之,語言淺顯,寓意明暢,無庸多加闡釋,只須于個別詞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第二句中的“漉豉”是指過濾煮熟后發(fā)酵過的豆子,用以制成調味的汁液!拜健笔侵付骨o,曬干后用來作為柴火燒,萁燃燒而煮熟的正是與自己同根而生的豆子,比喻兄弟逼迫太緊,自相殘害,實有違天理,為常情所不容。詩人取譬之妙,用語之巧,而且在剎那間脫口而出,實在令人嘆為觀止。“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語,千百年來已成為人們勸戒避免兄弟鬩墻、自相殘殺的普遍用語,說明此詩在人民中流傳極廣。
此詩最早就被記錄在《世說新語》之中,后來流傳的僅有四句,即:“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大概是因為在傳播過程中為它是否真出于曹植之手尚難肯定。然《世說新語》的作者去曹魏之世未遠,所述自然有一定的依據(jù),而且據(jù)《世說新語》中引《魏志》中了也說曹植“出言為論,下筆成章”,曹操曾試之以《登銅雀臺賦》,植援筆立成,而且斐然可觀,所以曹植在七步之內作出這樣一首好詩也完全是可能的。因此,我們還是把它作為曹植的作品來介紹給讀者諸君。
當然,此詩的風格與曹植集中的其他詩作不盡一致,因是急就而成,所以談不上語言的錘煉和意象的精巧,只是以其貼切而生動的比喻,明白而深刻的寓意贏得了千百年來的讀者的稱賞。
全詩賞析二:
相傳曹植的哥哥曹丕做了皇帝之后,要想迫害曹植。于是命令曹植在七步路的短時間內作一首詩,做不成就要殺頭。結果曹植應聲而出,作了這首《七步詩》。全詩是用同根生的萁和豆來比喻同父母生的兄弟,用萁豆相煎來比喻曹丕對曹植的迫害,客觀上反映了曹魏統(tǒng)治集團內部矛盾的尖銳。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痹娭幸暂蕉瓜嗉鍨楸扔鳎卦V曹丕對兄弟們的殘酷迫害。取譬生動貼切,感情沉郁憤激。詩人從制作豆豉食品過程中產(chǎn)生詩的聯(lián)想:豆萁與豆子本是同根所生,而今卻成了敵對的雙方,一方無情摧殘,一方受盡煎熬。詩人由此聯(lián)想到自身處境,不是也正受同胞的殘酷迫害嗎?一個“燃”字,一個“泣”字,形象地刻畫出萁豆相間的情景,通過擬人化的手法,把一方兇殘,另一方慘痛,鮮明地表達出來。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寫豆發(fā)出悲憤的控訴,語意雙關,揭示題旨,表面上是豆責豆萁,實際上是曹植對曹丕的責問。這兩句語意警切,感情憤激,言在此而意在彼,妙在含蓄不露。
抗戰(zhàn)時期,國民黨反動派制造“皖南事變”,血腥屠殺新四軍抗日將士,周恩來為《新華日報》題詩加以揭露和控訴:“千古奇冤,江南一葉。同室操戈,相煎何急!”顯而易見,周恩來借鑒曹植的《七步詩》,使這首千年古詩閃耀出新的思想光輝。
友情提示:你還可以下載《七步詩》教學課件,有詳細字詞內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