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首頁 > 文言專題 > 詩詞欣賞

王實甫《十二月過堯民歌.別情》原詩、注釋、翻譯、賞析、閱讀訓練附答案

[移動版] 作者:1216584714

王實甫《十二月過堯民歌.別情》原詩、注釋、翻譯、賞析、閱讀訓練附答案

原文】:

【中呂】十二月過堯民歌•別情

王實甫

【十二月】自別后遙山隱隱,更那堪遠水粼粼。見楊柳飛綿滾滾,對桃花醉臉醺醺。透內閣香風陣陣,掩重門暮雨紛紛。

【堯民歌】怕黃昏忽地又黃昏,不銷魂怎能不銷魂。新啼痕壓舊啼痕,斷腸人憶斷腸人。今春,香肌瘦幾分?摟帶寬三寸。

注釋

①粼粼(lín):形容水明凈清澈。

②【楊柳】句:形容柳絮不揚。

③【對桃花】句:醺醺【2】,形容醉態(tài)很濃。這是暗用崔護的“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的語意。

④內閣:深閨,內室。

⑤重門:庭院深處之門。暮雨:指傍晚所下的雨!2】紛紛:形容雨之多。

⑥怕黃昏:黃昏,容易引起人們寂寞孤獨之感。李清照《聲聲慢》:“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⑦銷魂:因過度刺激而呈現(xiàn)出來的疾呆之狀。江淹《別賦》:“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

⑧斷腸人:悲愁到了極點的人。

⑨【香肌瘦】二句:形容為離愁而憔悴、消瘦。柳永《蝶戀花》:“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⑩縷帶:用絲紡織的衣帶。

【翻譯】

自從和你分別后,望不盡遠山層疊隱約迷濛,更難忍受清粼粼的江水奔流不回,看見柳絮紛飛綿濤滾滾,對著璀璨桃花癡醉得臉生紅暈。閨房里透出香風一陣陣,重門深掩到黃昏,聽雨聲點點滴滴敲打房門。怕黃昏到來,黃昏偏偏匆匆來臨,不想失魂落魄又叫人怎能不失魂傷心?舊的淚痕還未干透,又添了新的淚痕,斷腸人常掛記著斷腸人。要知道今年春天,我的身體瘦了多少,看衣帶都寬出了三寸。

賞析】:

這首曲是用兩支小令組成的,即《十二月》與《堯民歌》。它描寫了閨中女子思念遠離家鄉(xiāng)的心上人的情形。曲子借境抒情,山、水、桃、柳、內閣、重門無不緊系思念之情,最后描寫傷心的淚痕重重,以致身軀瘦損,衣帶寬松。一種哀婉動人,不容易捉摸的感情,經過作者以具體的景物描寫和形象的描述,將它表露無遺。

在小令《十二月》中,起句中的“自別后”可以說是點明了曲的內容——離別相思之情,為下文定下感情基調。接著作者運用了對仗的手法,展現(xiàn)出一幅凄清零落的景色。山是遙山,水是遠水,由遠及近,寫了楊柳、桃花、內閣、重門。其對仗句中用了“隱隱、粼粼、滾滾、醺醺、陣陣、紛紛‘這些疊音詞來修飾”遙山、遠水、楊柳、飛棉、醉臉、香風、暮雨“起了兩方面的作用。一是“隱”和“粼”,“滾”和“醺”、“陣”和“紛”押韻,使作品音響聯(lián)結而成和諧的整體增加了作品的音韻之美,讀起來瑯瑯上口;二是加強了寥廊冷落的感覺,加倍地渲染了使人發(fā)愁的景色,間接抒發(fā)了閨中女子對心上人的思念之情,表達了一種渺茫的希望,可謂情景交融。

而在《堯民歌》中,作者便采用了直接抒情的表達方式,連環(huán)與夸張的手法寫少婦相思之苦。其中的語言雖不乏典雅的一面,但從總體傾向來看,卻是以俗為美。如“怕黃昏忽地又黃昏,不銷魂怎地不銷魂”,表達的是少婦的閨怨情緒,怕夜晚的寂寞,偏偏夜幕又降臨了,竭力想抑制憂傷,又不可能不憂傷。作者用散文句法,使得意思顯豁,明白如話,再加上“忽地”,“怎地”等口語的運用,讀起來使人感到一股濃郁的生活氣息。少婦等待歸人,每天以淚洗臉,“新啼痕壓舊啼痕”,實在悲苦。日子就在相思中過去了,瞧,少婦身體又瘦損了,連腰帶都寬了三寸。

結句塑造了一怨婦的體態(tài),增強了形象感。在韻律上,是“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是對仗中的兩句對,使曲子在優(yōu)美音韻中結束。

全曲大量運用疊字、疊詞,含情脈脈、如泣如訴,情致哀婉動人,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閱讀訓練】:

1.本曲由“十二月”“堯民歌”兩支曲子構成,請說明兩支曲子在內容上如何實現(xiàn)既各有側重又和諧統(tǒng)一的。(4分)

2.結句“今春,香肌瘦幾分?摟帶寬三寸”運用了哪些表達技巧?(4分

【參考答案】

1.內容上兩支曲子表達的情感一致。前曲重在寫景,描寫了遙山、遠水、柳絮、桃花、香風、暮雨等景物,寓離別的寂寞、悲苦于景物之中;后曲側重抒情,通過心理描寫和細節(jié)描寫表達了相思之深、離別之苦。兩支曲牌前景后情,情景交融,渾然一體,共同把離人的相思表現(xiàn)得纏綿悱惻。

2.(1)用典;昧饲叭嗽娋,比如古詩十九首中的“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柳永的“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等,表達了人物的別緒。

(2)此句極言人因相思而消瘦,用襯托的手法寫出了離別帶來的痛苦之深。

(3)夸張。詩人用“寬三寸”來表達離別之痛,相思之重。

(4)設問。此句采用自問自答的問句形式,表達了自己面對離別的無奈,以及別后的相思和悲苦。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