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應臺《山間小路》高一散文閱讀題及答案
①海登堡古城臨河,河對岸山坡上有條羊腸小徑,蜿蜒數(shù)里,覆著野花和草莓,看季節(jié)變化。小路無人不知,因為歷史哲學家歌德、亞斯培斯、黑格爾、韋伯、海德格爾……都曾經(jīng)在路上徘徊,從“哲學家小徑”遠眺,可以望見古城的石墻、紅瓦和漸行漸渺的河船。
②我到長沙,什么都不想看,只想去看一條小路,也是一條山間小路。在那條小徑上,朱熹、張木式 、王陽明、左宗棠、曾國藩……都曾經(jīng)徘徊。從小徑遠眺,可以望見古長沙郡的城池和波光瀲滟的湘江。
③那條小路在岳麓山里,蜿蜒穿梭于書齋亭臺、老樹池塘之間,覆著青苔或落葉,小路沒有名字,有名字的是它牽引環(huán)繞的范圍,叫岳麓書院。
④九月的一個小午,陽光穿過重重葉層,將老槐樹的影子閃爍在地面,與書齋穩(wěn)重密實的投影形成動與靜的輝映,小徑上光影錯落,明滅間時光恍惚,仿佛望見前行者踽踽背影。也是九月,不到40歲的朱熹經(jīng)過長途跋涉抵達長沙,也是別的都不看,渡過湘江,直奔書院小徑,與張木式 會面,他要與張木式 面對面地討論《中庸》里關(guān)于中和的概念。兩個人不僅私下里切磋,而且公開講學辯論。開講時,一時“輿馬之眾,飲池水立涸”,朱張兩個渡湘江來回的地方被老百姓喚作朱張渡。
⑤一個愛思考的人行走千里只為追究一個形而上學的問題;輿馬爭飲、座無虛席,只為聽一場關(guān)于道德的辯論;渡口不以政治人物命名,卻紀念兩個著書立言的人——什么樣的社會才允許這樣的事情?那必定是一個認識a文明、尊重文明的社會,800年前的中國。
⑥可是文明又是怎么回事呢?朱張講學是何等的意氣風發(fā),誰能想見日后朱熹的命運,不同意他思想的人要求朝廷將他“梟首朝市”。朱熹雖然躲過了棄市的下場,卻難逃被貶為偽學逆黨,郁悒以終。發(fā)喪時,生徒不許聚集。然而,30年后,宋理宗會讀朱熹的“四書”注解而愛不釋手,“恨不與之同時”,于是“偽學”又變成官學。如果這是一個認識文明的社會,它又怎么會如此橫暴地玩弄b文明于股掌之中?
⑦也許因為天氣炎熱,也許因為書院里沒有附設歌廳茶座,游人零落,回廊肅靜,聽得見風吹的聲音,可是我知道,這屋瓦回廊并不是都這么平靜的,作為c文明的象征,書齋和人一樣有時輝煌,有時覆滅。這千年書院,時而房舍巍峨,書聲瑯瑯,時而斷壁殘垣,鬼影憧憧。決定它生死的似乎也全是那政治的霸權(quán)。
⑧文明竟是那么脆弱的東西嗎?沿著小徑來到百泉軒,歷代山長的住所。廊前有一個小小的庭院,院里一口小小的泉水。
⑨不對吧,如果霸權(quán)決定一切,這百泉軒怎么還能在千年之后讓我看見?那泉里還冒著水呢。細讀書院史,就發(fā)現(xiàn)書院之所以建了又毀,毀了卻總能再建,是因為和政治霸權(quán)一直有一股不滅的抗爭力量。譬如朱熹的教育理念“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今日讀來猶令人震動。一個社會已經(jīng)體認到“學”與“問”是維系文明的根本,它一定是一個思想發(fā)達、海闊天空的社會吧。譬如書院在1131年毀于戰(zhàn)火,湖南安撫使劉珙“葺學校,訪儒雅”,重建岳麓書院。劉珙是什么人呢?身為禮官,“秦檜欲追謚其父,召禮官會問,珙不至,檜怒,風言者逐之”。不論是對秦檜不從或是在廢墟中興學,劉珙對抗的都是政治霸權(quán)對文明的壓迫,書院歷史的構(gòu)成,就是這兩種勢力不斷的彼此抗衡與妥協(xié)的消長過程。
⑩我在樹影斑駁的小路徘徊,不忍離去。若有時間,真想在那百泉軒的廊下坐到黃昏,聽風從最深邃的起點悠悠吹來。
(《中外散文》,有刪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