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首頁 > 高中語文閱讀訓練 > 現代文閱讀 > 高三語文閱讀試題

《談關公文化的“義”》高三議論文閱讀題及答案

[移動版] 作者:飄零書生604
《談關公文化的“義”》高三議論文閱讀題及答案

①正式制度的實施會受到非正式規(guī)范的影響,并且,當正式制度發(fā)生崩解的時候,非正式規(guī)范在社會整合方面展現出其異常強韌而深遠的力量。其中,非正式規(guī)范“義”的作用特別值得我們審視和研究。“義”是儒家除了“仁”之外最重要的道德范疇!傲x”在春秋戰(zhàn)國百家爭鳴時就提出來了,歷經三千年不衰。西漢董仲舒提出:“以仁治人,義治我;躬自厚而薄責于外,此之謂也!边@里用“仁”說明彼此關系寬容;繁體“義”字下有個“我”,可以看做自制、自律,與18世紀亞當·斯密《道德情操論》中“利他”主張近似。唐中葉后隨著茶瓷交易盛行,社會流動性增大,“義”、“誼”混用,凸顯了非血緣或鄉(xiāng)鄰之間的情義。宋代多國并立,出現“國家民族”概念,“義”的概念隨之擴大,提升為家國擔當的“忠義”。歷代不斷詮釋,使“義”的觀念貫徹始終,“義”的內涵、外延不斷擴展,逐步成為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道德基石之一。

②關公所代表的“義”,超越了血緣家族關系,成為調節(jié)更廣泛社會關系的規(guī)范。政府在推動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其推崇的文化理念、行為規(guī)范和道德標準,應該是知識分子認同、老百姓熟知,并能喚起集體清晰記憶的“標志性具象”。只有這樣,文化建設才能起到和諧社會、繁榮經濟、強盛國家的作用。而關公文化以及和它相聯系的“義”就具備這樣的特點?鬃、孟子都有理論著述流傳至今,但關公沒有,他用實際行動闡釋“義”。這樣,他的影響力超過所有人并流芳百世,到處都是關羽的故事和傳說,關公成了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沒有做過一天皇帝卻被后人尊稱為“關帝”的人。關公與異鄉(xiāng)異姓的劉備、張飛“恩若兄弟”,幾經離合、艱辛備嘗、同生共死的關系,是關公崇拜者、信奉者的榜樣,并逐步演化為一種從普通百姓到上層官員,包括所有流動人口,如軍隊、商人等都尊崇備至敬仰效仿的待人接物的態(tài)度,成為中國人的基本道德標準之一。因為這種關系是歷朝歷代流動社會公共空間中最為需要的,每個人都希望合作者、同路者是個義士——“以仁治人,義治我”,懂得“利他”和自律的人。

③關公文化還通過宗教和史詩雙重途徑,遠播到蒙、藏、滿等多個民族和周邊國家地區(qū),至今遺存仍很多。關公不僅是海內外炎黃子孫和各民族崇敬的歷史人物,也是民族和睦安康不可或缺的歷史文化資源,可從中汲取揚棄后的營養(yǎng)。

(節(jié)選自2012年1月20日《光明日報》,有刪改)

15.閱讀第①段,概括“義”在不同時期的含義。(6分)

16.請簡要分析文章第②段的論述層次。(6分)

17.結合全文,說說關公文化所具有的現實意義。(6分)

15.答案:漢代:自制自律;利他。唐代:非血緣或鄉(xiāng)鄰之間的情義;宋代:為家國擔當的“忠義”。(每點2分)

16.答案:首先提出關公所代表的“義”成為調節(jié)更廣泛社會關系的規(guī)范;接著指出關公所代表的“義”具有“標志性具象”的特點;最后指出關公所代表的“義”是歷朝歷代流動社會公共空間中最為需要的。(每點2分)

17.答案:①調節(jié)社會關系;②是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③喚起海內外炎黃子孫集體的記憶;④是各民族和睦安康的歷史文化資源。(每點2分,答對其中3點即可)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