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wǎng) > 文言專題 > 千字文 > 正文

昆池碣石 鉅野洞庭——千字文翻譯與詳細解析

作者:佚名 文章來源:會員上傳 請你點此糾錯或發(fā)表評論

昆池碣石 鉅野洞庭——千字文翻譯與詳細解析

一、注音:

昆池碣石 (kūn chí jié shí), 鉅野洞庭 (jù yě dòng tíng)。

二、翻譯:賞池赴昆明滇池,觀海臨河北碣石,看澤去山東巨野,望湖上湖南洞庭。

三、詳細解析:(整理資料,僅供參考)

"昆池"就是云南昆明的滇池,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的西南,是我國第六大淡水湖。滇池古稱滇南澤、昆明湖,因其水似倒流,故稱為滇(顛)。滇池的外形似一彎新月,湖面的海拔高度為1886米,高原之湖更是難得一見的風(fēng)景。

古滇池有五百里方圓,清朝的孫髯稱其"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四周群山環(huán)繞,湖濱土地肥沃,氣候溫和,是云南著名的魚米之鄉(xiāng)。戰(zhàn)國時期的楚將莊橋曾率兵進駐滇池,以后變服從俗建立了滇國。滇池風(fēng)光秀麗,碧波萬頃,湖光山色,氣象萬千,是看池水的絕好去處。

"碣石"是河北的碣石山,位于昌黎縣城北,距避暑勝地北戴河約30公里,自古就是觀海的勝地。碣石山主峰為仙臺頂,海拔695米,上有古剎水巖寺,峭壁上仍有古代鐫刻的"碣石"兩字。

登臨仙臺頂,山海奇觀盡入眼簾,幾公里外的大海上,有兩塊突出海面的巨石,人稱孟姜女墳。在這里出土了草云紋瓦當,經(jīng)鑒定是秦漢時期的觀海建筑的遺址,秦始皇曾在此入海求仙,漢武帝曾"行自泰山,復(fù)東巡海上,至碣石"。曹操曾在征伐烏桓回軍的路上東臨碣石,寫下千古名篇《觀滄!罚娫唬"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李世民出臨榆關(guān)(今山海關(guān))征遼時也曾幾次臨碣石觀滄海,并有詩篇傳世。

巨野洞庭

巨野在山東的巨野縣是著名的水澤,其中水草叢生,魚蟲很多。山東是古代的齊魯之地,古時有很多這樣的水澤、港汊、沼澤之地,象梁山水泊、巨野水澤都在山東。今天的山東巨野卻旱得很,不用說澤水都沒有了。這里說的巨野之澤早已干涸,成為歷史典故了。

洞庭是洞庭湖,中國第二大淡水湖,跨湘鄂兩省,面積為2,820平方公里,號稱八百里洞庭。范仲淹描述為"銜遠山、吞長江,浩浩蕩蕩,渾天際崖,朝暉夕陽,氣象萬千"。與古代相比,洞庭湖的面積雖然縮小了多一半,但還是全國第二大湖,所以才有"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的說法。

洞庭湖古稱"云夢澤",是當年三國都督魯肅訓(xùn)練水師的地方。湖中有島名洞庭山,因舜帝的二妃在此泣血染竹,故又名君山。上有二妃墓、秦始皇的封山印、柳毅井和傳書亭、呂洞賓的朗吟亭,漢武帝的酒香亭等多處古跡。壯美的洞庭湖,那種天水一色、氣象萬千的景致是紅塵中人永遠看不夠的風(fēng)光。

四、說明:

《千字文》語句平白如話,易誦易記,是我國影響很大的兒童啟蒙讀物。現(xiàn)在國學(xué)之風(fēng)漸起,很多孩子在朗誦,但年代久遠,很多意思我們已經(jīng)不易弄明白,故華語網(wǎng)[thn21.com]精心整理了《千字文》相關(guān)解析資料,內(nèi)容參考多方面資料,不能確保絕對準確,僅供參考。

[1] [2] 

更多有關(guān)千字文 的資料
請你點此糾錯或發(fā)表評論 文章錄入:09ping    責(zé)任編輯:Gaoge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