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wǎng)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xué)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首頁 > 文言專題 > 詩詞欣賞

蘇軾《贈劉景文》原詩、注釋、翻譯、賞析、閱讀訓(xùn)練附答案

[移動版] 作者:1216584714

蘇軾《贈劉景文》原詩、注釋、翻譯、賞析、閱讀訓(xùn)練附答案

原文】:

贈劉景文

【宋】 蘇軾

荷盡已無擎雨蓋①,菊殘猶有傲霜②枝。

一年好景君③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

注釋】:

這首詩作于1090年(元祐五年)秋末初冬,當(dāng)時蘇軾正在杭州任職,任兩浙兵馬都監(jiān)的已58歲的劉季孫也在。兩人過從甚密,交易很深。詩人一方面視劉景文為國士,并有《乞擢用劉季孫狀》予以舉薦;另一方面贈此詩以勉勵之。

①擎雨蓋:喻指荷葉。擎:舉,向上托。②傲霜:不怕霜凍,堅強不屈。③君:你,指劉景文。

【翻譯】

荷葉敗盡,像一把遮雨的傘似的葉子和根莖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樣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風(fēng)中依然顯得生機勃勃。別以為一年的好景將盡,你必須記住,最美的景是在初冬橙黃橘綠的時節(jié)。

賞析】:

詩中所詠為秋天景物。為了突出“橙黃橘綠”這一年中最好的景致,詩人先用高度概括的筆墨描繪了一幅殘秋的圖景:那曾經(jīng)碧葉接天、紅花映日的渚蓮塘荷,早已翠減紅衰,枯敗的莖葉再也不能舉起綠傘,遮擋風(fēng)雨了;獨立疏籬的殘菊,雖然蒂有余香,卻亦枝無全葉,唯有那挺拔的枝干斗風(fēng)傲霜,依然勁節(jié)。自然界千姿萬態(tài),一年之中,花開花落,可說是季季不同,月月有異。這里,詩人卻只選擇了荷與菊這兩種分別在夏、秋獨領(lǐng)風(fēng)騷的花,寫出它們的衰殘,來襯托橙橘的歲寒之心。詩人的高明還在于,他不是簡單地寫出荷、菊花朵的凋零,而將描寫的筆觸伸向了荷葉和菊枝。終荷花之一生,荷葉都是為之增姿,不可或缺的。蘇軾用擎雨無蓋說荷敗凈盡真可謂曲筆傳神!同樣,菊之所以被譽為霜下之杰,不僅因為它蕊寒香冷,姿懷貞秀,還因為它有挺拔勁節(jié)的枝干;埩,枝還能傲霜獨立,才能充分體現(xiàn)它孤標(biāo)傲世的品格。詩人的觀察可謂細(xì)致矣,詩人把握事物本質(zhì)的能力亦可謂強矣!這兩句字面相對,內(nèi)容相連,是謂“流水對”!耙褵o”、“猶有”,一氣呵成,寫出二花之異。

可是,不論是先謝還是后凋,它們畢竟都過時了,不得不退出競爭,讓位于生機盎然的初冬驕子──橙和橘。至此,詩人才滿懷喜悅地提醒人們:請記住,一年中最美好的風(fēng)光還是在“青黃雜糅,文章爛兮”(屈原《橘頌》)的初冬時節(jié)!這里橙橘并提,實則偏重于橘。從屈原的《橘頌》到張九齡的《感遇(江南有丹橘)》,橘樹一直是詩人歌頌的“嘉樹”,橘實則“可以薦嘉客”。橘樹那“經(jīng)冬猶綠林”、“自有歲寒心”的堅貞節(jié)操,豈止荷、菊不如,直欲與松柏媲美了。難怪詩人要對它特別垂青!

【閱讀訓(xùn)練】

1.詩的前兩句寫景,抓住“_____”、“_____”描繪出秋末冬初的蕭瑟景象!耙褵o”與“猶有”形成強烈對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

2.上聯(lián)描寫殘秋景象,詩人要表達(dá)什么情意?聯(lián)系全詩看,寫荷、菊的作用是什么?

3.“橙黃橘綠”的自然現(xiàn)象是什么季節(jié)?

4.詩人為什么稱“橙黃橘綠”是一年好景?這首詩告訴我們一個什么人生哲理?

5.詩中成對偶的兩句詩?

6.這是一首贊詠_秋令的詩?

7.詩的前兩句寫“荷”、寫“菊”有什么作用?(2分)

8.如何理解“最是橙黃橘綠時”這句詩?(3分)

9.請指出詩歌前二句中的意象,并分析作者借其所表達(dá)出的含意。(5分)

10.“自古逢秋悲寂寥”,而在此詩后二句中,作者所寫的秋景有何特點?又有怎樣的表達(dá)作用?請加以分析。(6分)

參考答案

1.(荷盡  菊殘)

2.(贊美在肅殺的深秋時節(jié),菊枝傲霜獨立的品格。寫荷與菊意在襯托橙與橘,贊揚它們的盎然生機和不畏嚴(yán)寒的堅貞氣節(jié)。)

3.(秋末冬初)

4.(即使青春流逝,人生將晚,但還是要珍惜這大好時光,樂觀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颍褐挥袊(yán)酷的環(huán)境才能鍛煉人,才能檢驗、識別一個人的風(fēng)骨。)

5.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

6.詩的表面似乎在贊詠晚秋景色之美 ,實際上是用傲霜枝,來比喻劉景文,頌揚他孤高傲世的品格。

7.詩的前兩句寫景,抓住“荷盡”、“菊殘”描繪出秋末冬初的蕭瑟景象,為后兩句議論作鋪墊。

8.后兩句議景,揭示贈詩的目的。(1分)說明冬景雖然蕭瑟冷落,但也有碩果累累、成熟豐收的一面,而這一點恰恰是其他季節(jié)無法相比的。(1分)詩人這樣寫,是用來比喻人到壯年,雖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為的黃金階段,勉勵朋友珍惜這大好時光,樂觀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1分)

9.意象有敗荷、殘菊。(2分)兩個意象展示出秋末冬初的蕭瑟景象,但“已無”與“猶有”形成強烈的對比,突出了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3分)

10.后二句所寫的秋末冬初的景色雖然蕭瑟冷落,但更是碩果累累(成熟豐收)的時節(jié),顯露出勃勃的生機。(2分)作者這樣寫是來比喻人到暮年,雖是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為之際,(2分)勉勵好友要珍惜大好時光,昂揚向上,不可意志消沉。(2分)

查看更多蘇軾 贈劉景文 詩詞賞析資料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