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2015年初中學(xué)業(yè)水平考試
語文試題
(考試時間:120分鐘 滿分:120分)
一、語言積累與運用(本題滿分25分)
(一)詩文默寫與理解(本題滿分13分)
1.根據(jù)提示默寫。(10分)
⑴得道者多助,_________________。(《孟子》)
⑵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_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詩經(jīng)·關(guān)雎》)
⑶_________________,獨愴然而涕下。ā兜怯闹菖_歌》陳子昂)
⑷蕩胸生層云,_________________。(《望岳》杜甫)
⑸_________________,蠟炬成灰淚始干。(《無題》李商隱)
⑹誰道人生無再少?_________________,休將白發(fā)唱黃雞。(《浣溪沙》蘇軾)
⑺物是人非事事休,_________________。(《武陵春》李清照)
⑻_________________,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fēng)瘦馬。(《天凈沙·秋思》馬致遠(yuǎn))
⑼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_______。(《論詩》趙翼)
⑽而現(xiàn)在/_________________/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鄉(xiāng)愁》余光中)
2.下列選項中,對詩詞理解有誤的一項是(____)(3分)
A.“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兩句詩描寫詩人在東籬下采摘菊花,遠(yuǎn)處的南山悠然映入眼簾,表現(xiàn)了陶淵明辭官后的閑適心情。
B.《春夜洛城聞笛》中“此夜曲中聞?wù)哿,何人不起故園情”兩名,寫詩人聽到人們晚上唱起告別的歌曲,看到人們折柳相贈,不由得產(chǎn)生歸隱田園的情思。
C.暮春時節(jié),花兒凋零,燕子歸來。面對此景,詞人晏殊寫下“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的句子,表達(dá)了自己傷春惜時之感。
D.宋代詞人辛棄疾登高望遠(yuǎn),看到江山雄偉壯麗,江水奔流不息,想到古代縱橫馳騁的英雄人物,感慨萬千,寫下《南鄉(xiāng)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一詞。
(二)語言運用與名著閱讀(本題滿分12分)
3.下面畫線的語句在表達(dá)上存在問題,請加以修改。(2分)
一根稻草丟在大街上一文不值,綁在大白菜上就可以賣白菜的價格,綁在大閘蟹上又可以賣出大閘蟹的價格。想想這些,誰能否認(rèn)位置不可以對價值產(chǎn)生影響呢?
修改后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讀下面的句子,按要求作答。(4分)
張明參加演講比賽成績不好,十分懊惱,在作文中向老師傾訴了煩悶。發(fā)下作文后,發(fā)現(xiàn)上面有老師的留言:“張明,老師理解你現(xiàn)在的心情,便是如果我們摔倒了,卻不知道是被哪一塊石頭絆倒的,這要比摔倒本身更讓我閃懊惱啊!”
張明讀后,準(zhǔn)備給老師發(fā)一條信息,表達(dá)謝意,談?wù)劯邢搿U埬闾鎻埫鲾M定這條信息。(含標(biāo)點符號不超過60字)
老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5.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6分)
螢火蟲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種昆蟲,即使你沒有親眼見過,也至少聽說過它的名字。螢火蟲的肚子頂端會發(fā)出微弱的光亮,就好像是掛了一盞小燈。在寧靜的夏夜,你經(jīng)常會看到它們在草叢中游蕩。
螢火蟲長著三對短短的腿,它們利用這三對小短腿邁著碎步跑動。雄性螢火蟲到了成蟲時期,會長出鞘翅,就像其它甲蟲一樣。而雌蟲則永遠(yuǎn)都保持著幼蟲階段的形態(tài),無法享受飛翔的快樂。螢火蟲有著色彩斑斕的外衣。它的身體呈棕栗色,胸部是柔和的粉紅色,邊緣則點綴著一些鮮艷的棕紅色小斑點。
以上文字毛片法國作家的優(yōu)秀科普著作《 _______》,“即使你沒有親眼見過,也至少聽說過它的名字”一句中,“即使……,也……”連接的兩個分句之間是__________關(guān)系。“在寧靜的夏夜,你經(jīng)常會看到它們在草叢中游蕩”一句中,“在寧靜的夏夜”充當(dāng)?shù)木渥映煞质莀________,“經(jīng)常”的詞性是__________。“螢火蟲有著色彩斑斕的外衣”一句中,“色彩斑斕”的短語結(jié)構(gòu)類型是_____________。請從選文中找出一個包含比喻修辭的句子抄寫在下面:
___________
二、閱讀(本題滿分4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滿分12分)
故事兩則
向有友人饋朱鯽①于孫公子禹年②,家無慧仆,以老傭往。走送之,及門,傾水出魚,索盤而進(jìn)之。及達(dá)主所,魚已枯斃。公子笑而不言,以酒犒傭,即烹魚以饗③。既歸,主人問:“公子得魚,頗歡慰否?”答曰:“歡甚。”問:“何以知之?”曰:“公子見魚便欣然有笑容,立命賜酒,且烹數(shù)尾以犒小人。” 主人駭甚,自念所贈頗不粗劣,何至烹賜下人。因責(zé)之曰:“必汝蠢頑無禮,故公子遷怒耳。”傭揚手力辯曰:“我固陋拙,遂以為非人④也!登公子門,小心如許,猶恐筲斗不文⑤,敬索盤出,一一勻排而后進(jìn)之,有何不周詳也?”主人罵而遣之。
靈隱寺僧某,以茶得名,鐺臼⑥皆精。然所蓄茶有數(shù)等,恒視客之貴賤以為烹獻(xiàn);其最上者,非貴客及知味者,不一奉也。一日,有貴官至,僧伏謁甚恭,出佳茶,手自烹進(jìn),冀得稱譽。貴官默然。僧惑甚,又以最上一等烹而進(jìn)之。飲已將盡,并無贊語。僧急不能待,鞠躬曰:“茶何如?”貴官執(zhí)盞一拱曰:“甚熱。”
(取材于蒲松齡《聊齋志異》)
【注釋】①朱鯽:紅鯽魚,一種名貴的觀賞魚。②孫公子禹年:孫禹年,淄川人,清代順治年間兵部尚書之子。 ③饗:用酒食款待。④非人:不懂事理的人。⑤筲斗(shāo dǒu)不文:用小水桶盛著魚,不夠體面。筲斗,小水桶。⑥鐺臼(chēng jiù):煮茶用具。
6.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____)(2分)
A.走送之_______走:跑__________B.自念所贈頗不粗劣 念:思念,懷念
C.手自烹進(jìn)_____手自:親自用手 D.貴官執(zhí)盞一拱曰____執(zhí):拿著,握著
7.下列句子中,“以”的意義和用法與命名相同的一項是(____)(2分)
例句:又以最上一等烹而進(jìn)之
A.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____(《愚公移山》)
B.卷石底以出_________________(《小石潭記》)
C.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___________(《出師表》)
D.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隆中對》)
8.下列句子中,與“何以知之”句式相同的一項是(____)(2分)
A.可以一戰(zhàn),戰(zhàn)則請從____(《曹劌論戰(zhàn)》)
B.山巒為晴雪所洗出______(《滿井游記》)
C.當(dāng)立者乃公子扶蘇______(《陳涉世家》)
D.忌不自信____________(《鄒忌諷齊王納諫》)
9.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達(dá)不正確的一項是(____)(2分)
A.老傭人把魚擺在盤中獻(xiàn)給孫公子,公子很高興,但沒說話,讓人拿酒烹魚款待老傭人。
B.老傭人認(rèn)為自己做得很有禮節(jié),對主人的責(zé)備很不滿意,極力辯解,主人非常生氣。
C.靈隱寺有位以茶聞名的僧人,存了不同等級的茶葉,用來招待不同的客人。
D.僧人煮了上等好茶獻(xiàn)給貴官,希望得到稱贊,哪知這位貴官卻不懂得茶葉的優(yōu)劣。
10.將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⑴向有友人饋朱鯽于孫公子禹年。(2分)
____________
⑵既歸,主人問:“公子得魚,頗歡慰否?”
____________
(二)現(xiàn)代文閱讀(本題滿分15分)
烽火臺的訴說
①人類為了生存下去,就需要共同抵御洪水、野獸等災(zāi)害和天敵,這時就少不了彼此溝通和協(xié)作。在遠(yuǎn)古時期,由于沒有文字,人們之間的信息交流主要是靠聲音和肢體語言;在我國的殷商時期,出現(xiàn)了“擊鼓傳聲”的通信方式;后來人們開始興建烽火臺,出現(xiàn)了用火光和煙霧傳遞信息的辦法。
②今天,人們在游覽雄偉壯觀的萬里長城時,依然可以看到修建在制高點上、形似碉堡的方形建筑,那就是烽火臺。不過,烽火臺的歷史要比長城還要久遠(yuǎn)。
③一般來說,我國歷史上的烽火臺是在西周時期出現(xiàn)的。據(jù)史料記載,在周朝時,中央與各諸侯國都在邊疆或通往邊疆的道路上每隔一定距離就修筑一座烽火臺。烽火臺上堆滿了柴草,哨兵一旦發(fā)現(xiàn)有外族入侵,便點燃柴草以烽火報警。各路諸侯見到后,就會派兵前來接應(yīng),同御外敵。
④說到這里,很多人都會想起《東周列國志》中一個很有名的故事——烽火戲諸侯。故事片說的是荒淫無度的周幽王自從得到美人褒姒之后,便整天想盡辦法來博得褒姒開心一笑,可美人一直無動于______(zhōng)。有個近臣獻(xiàn)計說,當(dāng)年先王為了防備西戎入侵,在驪山之巔建有20余處烽火臺,每當(dāng)有賊寇侵犯時,烽火臺便點火示警,火光、煙霧直沖霄漢,甚為壯觀。附近諸侯見此情景,無不發(fā)兵相救。這些年為,天下太平,已多年不見烽火點燃,如果君王偕王后同游驪山,夜舉烽火,這時諸侯援兵必至,至而無寇,王后必笑無疑;栌沟挠耐蹙尤宦爮牧诉@位近臣的餿主意,其下場我們也都知道了,周幽王命喪西戎刀下,褒姒也在劫難逃。西周從此走向了滅亡之路。
⑤西周的滅亡并不意味著以烽火通報軍情的歷史就經(jīng)終結(jié)。相反,到了漢代,烽火臺的建設(shè)規(guī)模更大了,使用規(guī)則也進(jìn)一步完備了。用土木筑成的被稱為“烽燧”的烽火臺,在邊陲重鎮(zhèn)和交通要道上隨處可見。今天,在新疆庫車縣境內(nèi),還留存著一座漢代烽燧,其雄偉的氣勢可使我們約略窺見當(dāng)時烽火通信的盛狀。那時,烽火臺的使用也有了較為完備的規(guī)則。白天發(fā)現(xiàn)有外敵入侵時,哨兵就在烽燧上燃起柴草或狼糞,其煙直上不散,遠(yuǎn)遠(yuǎn)地就能被人看見,人們稱之為“狼煙”或“烽煙”;夜間則點燃柴草,以火光報警。點燃的烽火還可以悄悄告訴你一些簡單的信息:放一道烽火,表示入侵者在500人以下;放兩道烽火,則表示入侵者在500人以上。
⑥在古代,烽火總是與戰(zhàn)爭聯(lián)系在一起,烽火出現(xiàn),便意味著戰(zhàn)爭來臨。南朝吳均有詩句“羽檄起邊庭,烽火亂如螢”,大意是說軍情文書從邊疆傳來,報警的烽火像螢火蟲一樣亂飛;唐代大詩人杜甫的《春望》中也有“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的名句。這些都是當(dāng)時緊張氣氛的生動寫照。
⑦之所以在戰(zhàn)爭中使用烽火,是因為它傳遞信息的速度很快。漢武帝時,大將衛(wèi)青和霍去病率大軍出征匈奴時,就以烽火作為進(jìn)軍信號。據(jù)《漢書》記載,僅一天時間,烽火信號便可以從當(dāng)時的河西(今甘肅省)傳到遼東,途經(jīng)千余里。
⑧用烽火報警的通信方式一直延續(xù)了多個朝代,直至清朝末年。隨著電報、電話等現(xiàn)代通信方式的出現(xiàn),古老的烽火通信終于銷聲匿跡,退出了歷史舞臺。
(取材于陳芳烈的作品)
11.根據(jù)拼音,在田字格中正確、規(guī)范、美觀地填寫漢字,并解釋這個詞語。(2分)
無動于zhōng
釋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結(jié)合全文,簡要說說我國“烽火通信”方式從出現(xiàn)到消亡的過程。(3分)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3.第⑤段和第⑦段中兩個加點的詞語分別體現(xiàn)出說明文語言的什么特點?請加以分析。(4分)
⑴悄悄告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據(jù)《漢書》記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第⑥段和第⑦段人順序能否調(diào)換?為什么?請結(jié)合其內(nèi)容加以分析。(3分)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5.作者在說明過程中或講述故事,或引用詩句,請任選一個方面,請舉例分析其作用。(3分)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三)現(xiàn)代文閱讀(本題滿分18分)
老頭子的固定電話
①爸爸喜歡我叫他老頭子。他經(jīng)常搬出紀(jì)曉嵐的名言:萬壽無疆之謂老,頂天立地之謂頭,經(jīng)綸滿腹之謂子。其實,他169cm的身高只能算是立地,萬壽無疆不過是個愿望。至于滿腹經(jīng)綸,還是換成“滿腹嘮叨”比較好。
②那天,我和我先生一起去看望他。老頭子自己做了一桌菜,燙了一壺老酒。兩杯酒下肚,話就來了。他先抱怨了水果越來越難吃,又評價說當(dāng)前的國際局勢真亂,而后談到了家里的固定電話。他說:“也不知道是誰把咱們家的號碼給賣了,天天有人打騷擾電話,什么地產(chǎn)公司啊,旅游公司啊,有時候早晨五點鐘就打過來!”
③我說:“那就把固定電話斷了吧。”老頭子瞥了眼放在沙發(fā)旁的電話機(jī),咂了咂嘴巴說:“還是留著吧,家里有個電話,才像一個家。”
④先生說:“老爸真是個念舊的人呢。”
⑤我先生是臺南人,在上海做生意。老頭子還算比較寬容地接納了他。結(jié)婚前,老頭子囑咐他說:“我女兒在家很受愛的,十指不沾陽春水,嫁過去,你不要欺負(fù)她。家務(wù)么擺個樣子就好了,不要讓她真做。”先生說:“爸爸,你放心吧,我也舍不得的。”
⑥婚禮之后回到上海,我給老頭子放結(jié)婚錄像,他看到我按臺南的風(fēng)俗跪拜給公婆奉茶那一段,眼淚忽然就下來了。我說:“這么大年紀(jì)了,哭什么呀?”沒想到老頭子跺著腳,抹著淚說:“我女兒哪里遭過這樣的罪哦,那天我等了一夜都等不到你電話,就知道你嫁人后肯定受委屈了。”
⑦我覺得他有點矯情,又忽然有些感動。原來我出嫁那天,父親竟然一夜未眠。
⑧后來,我給老頭子買了部有答錄功能的電話機(jī),老頭子很是喜歡。他的自動回答,好像只錄給我一個人。他說:“囡囡啊,是你伐?我現(xiàn)在不在家。不是去鍛煉,就是去買菜了,一會就能回來,聽到嘟的一聲,把你要說的話留下來好了。”
⑨每次聽到,我都會笑。
⑩我懷孕后,老頭子要接我回家養(yǎng)胎。他喜滋滋地整理出客房,買了新被褥。不過,第一胎,婆婆還是希望生在臺南老家。為此,我和先生發(fā)生了激烈的爭吵。之后,我給老頭子打了電話,聽著他的聲音,滿心委屈涌出來?墒侵v給他有什么用呢?他也只能是一個人陪著亂操心。于是我說臺南的空氣很好,水果味道香甜,這里一切都好。
⑪我們聊了很久,直到無話可聊。要掛電話時,他問:“那個……你還有什么話沒說吧?”我說:“沒。”
⑫一向快言快語的父親聽了,慢慢地說:“空氣好,吃得好是重要,但最重要的,還是要心情好……我這幾天都在家。如果你煩了悶了,就找我老頭子說說話。”
⑬“哪有什么煩悶啊。”我連忙說。“沒有更好。”老頭子在電話那邊笑了。但在電話掛斷時,我聽到話筒里傳來一聲輕輕的嘆息。
⑭女兒一歲的時候,我?guī)е氐缴虾。那天老頭子一直在笑。喝了酒,話就多了。他拉著我先生說:“我跟你講,你不要以為你在臺灣,我就沒辦法了。你要再敢欺負(fù)我女兒,我做鬼也不會放過你。”當(dāng)時先生聽了哈哈大笑,回程的路上卻有些不悅,詰問道:“咱們吵架的事,你和他說干什么?”
⑮“我從來沒說過。”“那他為什么對我說這種話?”我靠在車窗上,有點懶得回答。我說:“等女兒長大,你或許會懂吧。”
⑯一年后,老頭子突發(fā)急性肺栓塞去世。人走得很快,沒什么痛苦,我也沒能見上最后一面。先生幫我辦的后事,十分風(fēng)光。老頭子的那套房子,先生建議我把它賣掉,我沒同意。先生說:“那把固定電話拆了吧,又沒有人用。”我說:“先留著吧。”
⑰去年年底,因為種種積蓄已久的矛盾,我和先生的感情終于走到盡頭。痛苦之余,我卻遲遲沒有下定決心離開他;我更舍不得的是女兒,不忍心讓她吃苦;然而留在這個家里一直委屈自己,我又怎能甘心?……
⑱除夕那天晚上,我翻來(fù)_______去地睡不著,撥了那串熟悉的號碼。鈴聲響了幾聲,就聽到了老頭子的聲音傳過來:“囡囡啊,是你伐?我現(xiàn)在不在家。不是去鍛煉,就是去買菜了,一會兒就能回來,聽到嘟的一聲,把你要說的話留下來好了。”
⑲這聲音給我慰(jiè)_______,讓我冰冷的心一下子暖和起來。
⑳老頭子說得沒錯。家里有個固定電話,你至少還有一個家。
16.在括號內(nèi)給相應(yīng)漢字注音;根據(jù)拼音,在田字格中正確、規(guī)范、美觀地填寫漢字。(3分)
詰問(____) 翻來fù_________去____慰jiè
17.文章圍繞“老頭子的固定電話”主要寫了6件事,請結(jié)合表格中的提示,簡要概括出其余的4件事。(4分)
段落 |
內(nèi)容概括 |
②—④ |
事件①:父親抱怨受到固話的騷擾,卻不同意拆除它。 |
⑥—⑦ |
事件②:父親沒等到我新婚夜的電話,認(rèn)為我受了委屈。 |
⑧—⑨ |
事件③ |
⑩—⑬ |
事件④ |
⑯ |
事件⑤ |
⑱—⑲ |
事件⑥ |
18.結(jié)合上下文,說說第⑦段中加點詞語“矯情”和“感動”在文中的具體含義。(4分)
我覺得他有點矯情,又忽然有些感動。
⑴矯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感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第⑫段中的加點詞語和畫線句子,表達(dá)很形象,情感很豐富。請認(rèn)真品味,任選其一加以品析。(4分)
一向快言快語的父親聽了,慢慢地說:“空氣好,吃得好是重要,但最重要的,還是要心情好……我這幾天都在家。如果你煩了悶了,就找我老頭子說說話。”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0.結(jié)合全文,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結(jié)構(gòu)和內(nèi)容方面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三、寫作(本題滿分50分)
21.請從以下兩題中任選一題完成作文。
⑴命題作文
請以“身邊風(fēng)景也動人”為題,寫一篇600字左右的記敘文,力求寫出自己的真切體驗與獨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校名與人名。
⑵半命題作文
“贏得”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是“博得、取得”的意思。在現(xiàn)實與歷史中,有的人憑辛勤付出贏得個人的成功;有的人以品質(zhì)高尚贏得別人的尊重;有的人甘于寂寞,埋頭苦干,最終贏得了歷史的肯定;……
請以“贏得_______”為題,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力求寫出自己的真切體驗與獨特感受。
要求:①先將題目補充完整,如可以填寫“成功、尊重、肯定、喝彩、信任”等等;②文體不限(詩歌、戲劇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校名與人名。